“神爽道自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神爽道自合”全詩
啄木響高柳,春渠鳴亂泉。
悠然此時心,默默誰與言。
焚香閱素書,濯手開靈篇。
神爽道自合,體和真亦全。
蕭蕭毛發輕,浩氣驅昏煩。
呼童策藜杖,躡露開中園。
擷彼杞與菊,歸烹助盤飧。
既飽誰與樂,登高望南山。
還歸酌美酒,興罷復陶然。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感春十三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春十三首》
今晨起何早,
盥漱坐南軒。
啄木響高柳,
春渠鳴亂泉。
悠然此時心,
默默誰與言。
焚香閱素書,
濯手開靈篇。
神爽道自合,
體和真亦全。
蕭蕭毛發輕,
浩氣驅昏煩。
呼童策藜杖,
躡露開中園。
擷彼杞與菊,
歸烹助盤飧。
既飽誰與樂,
登高望南山。
還歸酌美酒,
興罷復陶然。
中文譯文:
今天早晨起得多早,
洗漱后坐在南軒。
啄木鳥在高柳上叫,
春水渠里泉水喧。
此時心境悠然,
默默無人可言。
點燃香熏讀素書,
洗凈手指翻靈篇。
神清氣爽,道心自得,
身心合一,真實完全。
輕輕攏起落發,
豪情驅散煩憂。
呼喚仆童,拿起藜杖,
踏著露水走進中園。
采來杞樹與菊花,
回去烹飪助盤中餐。
吃飽之后誰不快樂,
登高望望南山。
回歸后品嘗美酒,
興致高漲,再次陶然。
詩意和賞析:
《感春十三首》是宋代詩人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春天清晨的一系列愉悅的場景和心境。
詩的開頭,作者描述自己早起洗漱后坐在南軒,感受到春天的氣息。啄木鳥在高柳上鳴叫,春水渠里泉水喧鬧,描繪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
接下來,作者表達了自己在這個時刻的內心狀態,感到寧靜而悠然,默默無言。他點燃香熏,閱讀素書,展開靈感的篇章,進一步深入自己內心的世界。
詩的后半部分,張耒通過描寫身心合一的境界,表達了他追求內心神爽和真實的愿望。他將自己的發絲整理得輕盈自如,驅散內心的煩憂。
接著,他呼喚仆童,拿起藜杖,踏著露水走進中園,采摘杞樹和菊花,回去烹飪助盤中的餐點。這些活動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享受。
最后,作者在飽餐一頓后登高望望南山,觀賞大自然的美景,回歸之后品嘗美酒,再次感受到陶然的心情。
整首詩通過描繪清晨春天的景象和表達作者內心的寧靜與愉悅,展示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以及追求真實和身心合一的愿望。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平和的語調,《感春十三首》
今晨起何早,
盥漱坐南軒。
啄木響高柳,
春渠鳴亂泉。
悠然此時心,
默默誰與言。
焚香閱素書,
濯手開靈篇。
神爽道自合,
體和真亦全。
蕭蕭毛發輕,
浩氣驅昏煩。
呼童策藜杖,
躡露開中園。
擷彼杞與菊,
歸烹助盤飧。
既飽誰與樂,
登高望南山。
還歸酌美酒,
興罷復陶然。
中文譯文:
今天早晨為何這般早起,
洗漱后坐在南面的小軒。
啄木鳥在高柳上鳴叫,
春水渠里泉水喧響。
此刻心境悠然,
默默無人可言。
點燃香熏閱讀著簡樸的書籍,
洗凈手指翻開精神之篇。
神清氣爽,道心自得,
身體健康,真實也完整。
輕輕整理著頭發,
浩然之氣驅散煩憂。
呼喚著仆人,拿起藜杖,
踏著露水走進花園。
采摘杞樹與菊花,
回去烹飪,輔助盤中的餐食。
享受美食之后誰不快樂,
登上高處望著南山。
返回后品飲美酒,
愉悅之情再次油然而生。
詩意和賞析:
《感春十三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寫清晨的景象和內心感悟,表達了對春天的感受和對生活的熱愛。
首先,詩人描述了早晨醒來的情景,提到自己為何這么早起床,然后坐在南面的小軒。接著,他描繪了啄木鳥在高柳上鳴叫,春水渠中泉水喧響的場景,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
詩人接著表達了自己此刻的內心狀態,感到寧靜而悠然,默默無言。他點燃香熏,閱讀簡樸的書籍,打開心靈的篇章。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他身心合一的境界,感到神清氣爽,道心自得,身體健康,真實也完整。他輕輕整理頭發,驅散內心的煩憂。
然后,詩人呼喚仆人,拿起藜杖,踏著露水走進花園,采摘杞樹和菊花,回去烹飪,輔助盤中的餐食。這些活動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享受。
最后,詩人在品嘗美食后感到愉悅,登上高處望望南山,回歸后品飲美酒,再次感受到愉快的心情。
整首詩通過描繪清晨春天的景象和表達作者內心的寧靜與愉悅,
“神爽道自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chūn shí sān shǒu
感春十三首
jīn chén qǐ hé zǎo, guàn shù zuò nán xuān.
今晨起何早,盥漱坐南軒。
zhuó mù xiǎng gāo liǔ, chūn qú míng luàn quán.
啄木響高柳,春渠鳴亂泉。
yōu rán cǐ shí xīn, mò mò shuí yǔ yán.
悠然此時心,默默誰與言。
fén xiāng yuè sù shū, zhuó shǒu kāi líng piān.
焚香閱素書,濯手開靈篇。
shén shuǎng dào zì hé, tǐ hé zhēn yì quán.
神爽道自合,體和真亦全。
xiāo xiāo máo fà qīng, hào qì qū hūn fán.
蕭蕭毛發輕,浩氣驅昏煩。
hū tóng cè lí zhàng, niè lù kāi zhōng yuán.
呼童策藜杖,躡露開中園。
xié bǐ qǐ yǔ jú, guī pēng zhù pán sūn.
擷彼杞與菊,歸烹助盤飧。
jì bǎo shuí yǔ lè, dēng gāo wàng nán shān.
既飽誰與樂,登高望南山。
hái guī zhuó měi jiǔ, xìng bà fù táo rán.
還歸酌美酒,興罷復陶然。
“神爽道自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仄韻) 入聲十五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