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與斥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能與斥鷃”全詩
楚人不相識,何處求椅梧。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安能與斥鷃,決起但槍榆。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送吳悅游韶陽》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吳悅游韶陽
五色憐鳳雛,
南飛適鷓鴣。
楚人不相識,
何處求椅梧。
去去日千里,
茫茫天一隅。
安能與斥鷃,
決起但槍榆。
中文譯文:
送吳悅游韶陽
五彩的鳳凰雛鳥憐愛翩翩起舞,
向南飛行,適應著鷓鴣的風格。
楚地的人們不相識,
尋覓椅梧(音:yǐwū)的所在何處。
遠離遠離,一日千里,
在茫茫天空的一隅。
怎能與斥鷃相比,
決意只看一片槍榆樹。
詩意和賞析:
《送吳悅游韶陽》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種情景,吳悅離開時的離別之情。五彩的鳳凰雛鳥可以視為吳悅的比喻,表示他年輕有活力,即將起飛追求自己的理想。憂愁地說這位朋友離去了,孤獨地在茫茫天空的一隅馳騁,以表達詩人的離愁之情。詩人以直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深的離別之情和對友人未來的祝福。通過對鳳凰雛鳥和鷓鴣、楚人和鷓鴣、斥鷃和槍榆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吳悅離開后的所謂“即使離開但一片去一樣”的祝福。這首詩的美在于純正的句式和直接簡潔的言辭,使詩人的離愁之情更加深入人心。
“安能與斥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ú yuè yóu sháo yáng
送吳悅游韶陽
wǔ sè lián fèng chú, nán fēi shì zhè gū.
五色憐鳳雛,南飛適鷓鴣。
chǔ rén bù xiāng shí, hé chǔ qiú yǐ wú.
楚人不相識,何處求椅梧。
qù qù rì qiān lǐ, máng máng tiān yī yú.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ān néng yǔ chì yàn, jué qǐ dàn qiāng yú.
安能與斥鷃,決起但槍榆。
“安能與斥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