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時應仗出群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救時應仗出群才”全詩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分類:
作者簡介(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閨瑾,字璇卿,號旦吾,乳名玉姑,東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別號)競雄,自稱“鑒湖女俠”,筆名秋千,曾用筆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生于福建閩縣(今福州),其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曾自費東渡日本留學。積極投身革命,先后參加過三合會、光復會、同盟會等革命組織,聯絡會黨計劃響應萍瀏醴起義未果。1907年,她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擬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事泄被捕。7月15日從容就義于紹興軒亭口。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秋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是一首近代詩詞,作者是秋瑾。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萬里乘云去復來,
只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
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
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
須把乾坤力挽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瑾深深關注日俄戰爭的情感和立場。她自比為乘云之人,一度遠赴千里之外,又回到國內,象征著她關注國家大事,隨時準備為國家作出貢獻。她身負春雷,意味著她擁有強大的力量和決心來推動國家的發展和挽回危局。然而,她內心深處忍受著國家衰敗的圖景,但她愿意為了國家的安危而忍受這一切。她認為只有通過集結出色的人才,才能拯救危局,挽回國家的命運。她呼吁人們奮力拼殺,不惜犧牲生命,以期將國家帶回正軌。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秋瑾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奮斗精神。她用嫻熟的辭章和形象的比喻,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前途的關切。詩中的"乘云"和"挾春雷"象征著秋瑾自身的力量和決心,她不懼困難,愿意為國家付出一切。她的憂慮通過"圖畫移顏色"的意象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對國家衰敗景象的無奈和痛心。然而,她并不絕望,而是呼吁人們團結起來,發揮各自的才能,為挽回國家的命運而努力。詩中的"十萬頭顱血"形容了殘酷的戰斗場面,表達了她的決心和犧牲精神。整首詩詞充滿了激情和豪情,展現了秋瑾對國家的忠誠和奮斗精神。
這首詩詞體現了秋瑾作為近代愛國女英雄的形象,她積極投身于保衛國家的事業,并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這首詩詞也反映了當時國家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以及秋瑾對國家未來的深切關注。
“救時應仗出群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hǎi zhōu zhōng rì rén suǒ jù bìng jiàn rì é zhàn zhēng dì tú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wàn lǐ chéng yún qù fù lái, zhī shēn dōng hǎi xié chūn léi.
萬里乘云去復來,只身東海挾春雷。
rěn kàn tú huà yí yán sè, kěn shǐ jiāng shān fù jié huī.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zhuó jiǔ bù xiāo yōu guó lèi, jiù shí yīng zhàng chū qún cái.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pīn jiāng shí wàn tóu lú xuè, xū bǎ qián kūn lì wǎn huí.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救時應仗出群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