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隱支憑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靜隱支憑幾”全詩
萬金無枉志,千古有遺心。
靜隱支憑幾,寒搔發解簪。
南風久寂寞,誰繼五弦琴。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偶成》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成》是宋代王令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十日中有九日我自己生病,
只有偶爾平靜時才能苦苦吟詠。
縱然有萬貫財富也不能使志向落空,
千古留下的心思將永存。
我靜靜地隱居在支撐的幾件家具旁,
寒冷使我撓頭,解下發簪。
南風吹過,久已寂寞,
誰能傳承五弦琴的藝術呢?
詩意:
《偶成》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遺憾之情。詩中描述了作者身體不適的日子,形容了他病中的孤獨和痛苦。盡管他擁有財富,但仍然無法滿足自己的志向和抱負。他深知人生短暫,千古留名的心愿仍然存在。在靜靜的隱居中,作者感到內心的孤獨和寂寞。最后,作者思考著誰能繼承他五弦琴的音樂才華,表達了對自己藝術傳承的擔憂和希望。
賞析:
《偶成》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思考。通過描寫自己生病時的狀況,作者傳達了對生活的無奈和對追求的執著。詩中的"萬金無枉志,千古有遺心"表達了作者對追求事業的堅持,即使得不到外在的回報,也無悔于心。隱居的場景描繪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寂寞,同時也體現了他深思熟慮的性格。最后的幾句,作者思考著誰能繼承他的琴藝,表達了對自己藝術傳承的擔憂和對后人的期望。整首詩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作者的情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靜隱支憑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chéng
偶成
shí rì jiǔ zì bìng, ǒu píng hái kǔ yín.
十日九自病,偶平還苦吟。
wàn jīn wú wǎng zhì, qiān gǔ yǒu yí xīn.
萬金無枉志,千古有遺心。
jìng yǐn zhī píng jǐ, hán sāo fā jiě zān.
靜隱支憑幾,寒搔發解簪。
nán fēng jiǔ jì mò, shuí jì wǔ xián qín.
南風久寂寞,誰繼五弦琴。
“靜隱支憑幾”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上聲五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