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回雅頌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歌回雅頌音”全詩
焚山急賢出,拔草惡奸生。
議盡芻蕘口,歌回雅頌音。
此時無一盞,何以快輿情。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何處難忘酒十首》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何處難忘酒十首》是宋代詩人王令所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何處難忘酒十首》
何處難忘酒,天心渴太平。
焚山急賢出,拔草惡奸生。
議盡芻蕘口,歌回雅頌音。
此時無一盞,何以快輿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在哪個地方難以忘記酒,上天的心渴望太平安寧。
燃燒山岳急需賢能之士出仕,拔除草木惡勢力生靈。
盡管言談中議論草芥瑣事,歌唱回蕩著高雅頌揚之音。
此時卻沒有一盞酒,如何能讓人心情愉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酒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對時局的憂慮之情。詩中通過對酒的描繪,寄托了作者對社會的期望和對時代的反思。
首句“何處難忘酒,天心渴太平”表達了作者對太平盛世的渴望。酒在這里象征著歡樂、安逸和無憂無慮的生活,作者希望在一個和平繁榮的時代里,人們能夠忘卻煩憂,心情暢快。
接下來的兩句“焚山急賢出,拔草惡奸生”揭示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焚山指的是當時社會動蕩不安的局勢,作者希望賢能之士能夠挺身而出,為國家建設和社會安寧貢獻力量。拔草惡奸則意味著清除社會上的腐敗勢力和邪惡之人,使社會更加正直和純凈。
接下來兩句“議盡芻蕘口,歌回雅頌音”表達了作者對文化和藝術的推崇。議盡芻蕘指的是人們紛紛議論瑣事,而不關注更大的道義和價值。歌回雅頌音則呼應了作者對高雅文藝的追求,希望人們能夠回歸到真正有益的藝術和音樂中。
最后一句“此時無一盞,何以快輿情”表達了作者對當下社會缺乏快樂和滿足感的失望。盞在這里指的是酒杯,作者意味著當下社會的困境和不如意之處。詩意中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同時也是對人們以酒為樂的愿望和心境的反映。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酒為媒介,通過對太平盛世、社會動蕩、文化藝術和人們情感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社會和時代的思考和期待。它既是一首抒發情感的詩作,也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和批判。
“歌回雅頌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ǔ nán wàng jiǔ shí shǒu
何處難忘酒十首
hé chǔ nán wàng jiǔ, tiān xīn kě tài píng.
何處難忘酒,天心渴太平。
fén shān jí xián chū, bá cǎo è jiān shēng.
焚山急賢出,拔草惡奸生。
yì jǐn chú ráo kǒu, gē huí yǎ sòng yīn.
議盡芻蕘口,歌回雅頌音。
cǐ shí wú yī zhǎn, hé yǐ kuài yú qíng.
此時無一盞,何以快輿情。
“歌回雅頌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