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圣千年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去圣千年恨”全詩
一身兼禹稷,四海再唐虞。
去圣千年恨,明時一日舒。
此時無一盞,何以酹享衢。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何處難忘酒十首》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何處難忘酒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令
何處難忘酒,登賢入用初。
一身兼禹稷,四海再唐虞。
去圣千年恨,明時一日舒。
此時無一盞,何以酹享衢。
中文譯文:
在何處難以忘懷酒,登上賢臣之位初試。
一身承載著禹、稷之德,四方國土再次繁榮如唐、虞時期。
追憶千年前的圣人,心懷悔憾,期待明朝時代的一天能夠解脫。
而此時卻沒有一盞酒,如何能夠與眾人共享歡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令創作的,表達了對酒的難以忘懷和對治理國家的渴望之情。詩中抒發了對歷史圣人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同時對明朝時代的美好未來充滿期待。
第一句"何處難忘酒",表達了酒的美好和令人難以忘懷的魅力。酒在中國文化中既是一種飲品,又是一種象征。它代表了快樂、享受和交流,同時也承載了人們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憧憬。
第二句"登賢入用初",指的是作者登上賢臣之位初試。這里的"賢臣"指的是有才德的人,作者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有用之才,為國家貢獻自己的才能。
第三句"一身兼禹稷,四海再唐虞",表達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夠承擔起治理國家的責任,使國家再次繁榮昌盛,如同古代的禹、稷時代以及唐、虞時期一樣。
第四句"去圣千年恨,明時一日舒",表達了作者對過去圣人所留下的遺憾和失望,同時對明朝時代的美好未來充滿期待,希望在明朝時代能夠實現理想的治理和社會的繁榮。
最后兩句"此時無一盞,何以酹享衢",表達了作者此時沒有酒可供享用的遺憾,也隱含了對社交和交流的渴望。"酹"指的是以酒祭奠,"衢"指的是繁華熱鬧的街道。作者希望能夠有機會與他人共享歡樂,共同慶祝。
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酒的向往和對國家治理的渴望,同時融入了對歷史的回顧和對未來的期待,通過對酒的象征意義的運用,展現了作者豐富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圣千年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ǔ nán wàng jiǔ shí shǒu
何處難忘酒十首
hé chǔ nán wàng jiǔ, dēng xián rù yòng chū.
何處難忘酒,登賢入用初。
yī shēn jiān yǔ jì, sì hǎi zài táng yú.
一身兼禹稷,四海再唐虞。
qù shèng qiān nián hèn, míng shí yī rì shū.
去圣千年恨,明時一日舒。
cǐ shí wú yī zhǎn, hé yǐ lèi xiǎng qú.
此時無一盞,何以酹享衢。
“去圣千年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