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始一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歲暮始一舉”全詩
萬珠絡筍輿,詩中有新語。
老龍經秋臥,歲暮始一舉。
成功亦何遲,光采變蔬圃。
道邊聞井溢,可笑遽如許。
舊山百尺泉,不知旱與雨。
分類: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雨》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雨》
朝代:宋代
作者:陳與義
聽雨披夜襟,
沖雨踏晨鼓。
萬珠絡筍輿,
詩中有新語。
老龍經秋臥,
歲暮始一舉。
成功亦何遲,
光采變蔬圃。
道邊聞井溢,
可笑遽如許。
舊山百尺泉,
不知旱與雨。
中文譯文:
我傾聽雨聲,披著黑夜的衣襟,
在雨中行走,踏著晨曦的鼓點。
像萬顆珍珠一樣串聯起的車輛,
詩中蘊含著新的語言。
老龍經歷了秋天的蛻變而沉睡,
歲末時才重新煥發生機。
成功何須遲延,
光采變得如昔日的蔬園。
路邊傳來井水溢出的聲音,
這樣倉促的變化令人發笑。
曾經的山峰上的泉水,
不知道旱季與雨季的區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雨》描繪了雨水的景象,以及雨水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作者通過雨來表達人生的變遷和世事的無常。
詩中的第一句"聽雨披夜襟",表達了作者傾聽雨聲的虔誠和披掛黑夜的決心。接著,"沖雨踏晨鼓"一句,形象地描繪了在雨中行走,踏著晨曦的節奏。這些描寫把讀者帶入了雨水的氛圍之中。
接下來的兩句"萬珠絡筍輿,詩中有新語",通過形容車輛像串聯起的珍珠一樣,表達了詩歌中所蘊含的新意和新語言。這種比喻使詩歌更加富有韻律和美感。
隨后的幾句"老龍經秋臥,歲暮始一舉。成功亦何遲,光采變蔬圃",寓意著經歷了秋天的沉睡之后,歲末時才重新煥發生機,成功也不必拖延。同時,人生的光采也會像昔日的蔬園一樣變得絢麗多彩。
最后兩句"道邊聞井溢,可笑遽如許。舊山百尺泉,不知旱與雨",揭示了世事無常的真相。作者通過井水溢出和山泉的例子,表達了人們對于世事變遷的無知和無奈。
整首詩通過對雨水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于人生變遷和世事無常的思考。通過雨水的形象,詩中蘊含著對于成功和生活變遷的思考和啟示,同時也表達了對于世事無常的感慨和思索。
“歲暮始一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雨
tīng yǔ pī yè jīn, chōng yǔ tà chén gǔ.
聽雨披夜襟,沖雨踏晨鼓。
wàn zhū luò sǔn yú, shī zhōng yǒu xīn yǔ.
萬珠絡筍輿,詩中有新語。
lǎo lóng jīng qiū wò, suì mù shǐ yī jǔ.
老龍經秋臥,歲暮始一舉。
chéng gōng yì hé chí, guāng cǎi biàn shū pǔ.
成功亦何遲,光采變蔬圃。
dào biān wén jǐng yì, kě xiào jù rú xǔ.
道邊聞井溢,可笑遽如許。
jiù shān bǎi chǐ quán, bù zhī hàn yǔ yǔ.
舊山百尺泉,不知旱與雨。
“歲暮始一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