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陋何所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卑陋何所羞”全詩
卑陋何所羞。
援茲自抑慰。
研精于道腴。
分類:
作者簡介(陳琳)

陳琳(?-217年),字孔璋,廣陵射陽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漢靈帝末年,任大將軍何進主簿。何進為誅宦官而召四方邊將入京城洛陽,陳琳曾諫阻,但何進不納,終于事敗被殺。董卓肆惡洛陽,陳琳避難至冀州,入袁紹幕府。袁紹失敗后,陳琳為曹軍俘獲。曹操愛其才而不咎,署為司空軍師祭酒,使與阮瑀同管記室。后又徙為丞相門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與劉楨、應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陳琳著作,據《隋書·經籍志》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陳記室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詩》陳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是魏晉時期陳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轗軻固宜然。
卑陋何所羞。
援茲自抑慰。
研精于道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陳琳對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追求的精神境界。詩中的轗軻、卑陋、援茲和研精都是表達作者對自己的評價和感悟。
賞析:
詩的第一句“轗軻固宜然”描述了作者對自己的堅持和選擇的肯定態度。轗軻是指車輪相互摩擦的聲音,比喻作者在追求事業的道路上經歷了困難和挫折,但仍然堅定地前行。固宜然表示作者堅信這樣的堅持是值得的。
第二句“卑陋何所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謙遜態度。作者認為自己的出身或外貌的卑陋并不是值得羞愧的事情,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和追求。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世俗眼光的不屑和超越。
第三句“援茲自抑慰”表達了作者通過自我安慰來調適自己的心態。援茲意為依靠此事,自抑慰則表示作者通過這種方式來平復內心的不安和疑慮。這句話顯示了作者在追求中的內心掙扎和自我調適的過程。
最后一句“研精于道腴”則表達了作者對于道德修養和學問追求的態度。研精意味著努力鉆研和精進,道腴則指的是道德的潤澤和滋養。整句話表明作者將精力投入到對道德和學問的研究中,追求內在的修養和提升。
這首詩詞展示了陳琳在魏晉時期的個人追求和思想境界。作者通過自我肯定、謙遜、自我調適以及對道德和學問的追求,表達了對人生的獨特理解和追求內在境界的渴望。整首詩詞簡潔有力,展示了陳琳的獨立思考和獨特見解,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卑陋何所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詩
kǎn kě gù yí rán.
轗軻固宜然。
bēi lòu hé suǒ xiū.
卑陋何所羞。
yuán zī zì yì wèi.
援茲自抑慰。
yán jīng yú dào yú.
研精于道腴。
“卑陋何所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