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騁我纖驪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騁我纖驪駒”全詩
且獵路南隅。
彎我烏號弓。
騁我纖驪駒。
走者貫鋒鏑。
伏者值戈殳。
白日未及移。
手獲三十余。
分類:
作者簡介(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的開國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置。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于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于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去世后廟號高祖(《資治通鑒》作世祖),謚為文皇帝,葬于首陽陵。
《詩》曹丕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是魏晉時期曹丕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行行游且獵。
且獵路南隅。
彎我烏號弓。
騁我纖驪駒。
走者貫鋒鏑。
伏者值戈殳。
白日未及移。
手獲三十余。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曹丕行獵的情景。他騎著纖驪駒,手持烏號弓,行走于南方邊境的狩獵道路上。他駕馭著敏捷的駿馬,追逐獵物,箭射穿了鋒利的箭鏃,用戈和殳擊殺了隱藏的敵人。太陽還沒有移動,他就已經捕獲了三十多個獵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曹丕行獵的場景,展現了他的獵人風采和英勇。詩中運用了生動的動詞和形容詞,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獵人的激情和獵物的驚慌。通過描繪曹丕的狩獵技巧和戰斗能力,詩詞展示了他作為統治者的勇猛和果敢。
詩中用詞簡練,節奏明快,給人以矯捷有力的感覺。烏號弓和纖驪駒都是古代狩獵中常見的工具和坐騎,顯示了曹丕的高尚身份和狩獵的威嚴。詩中的韻律和押韻的運用也增加了整首詩的韻味和音樂感。
此外,詩中的"白日未及移"表明曹丕在短時間內就捕獲了許多獵物,強調了他的獵技高超和決心堅定。整首詩詞以其簡潔而直接的表達方式,向讀者展示了曹丕的英勇和果斷,體現了他作為統治者的威嚴和能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狩獵場景,展示了曹丕的勇猛和果敢,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作為統治者的威嚴和能力。同時,詩詞運用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形象,給人以美感和音樂感,是一首充滿力量和節奏感的作品。
“騁我纖驪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詩
xíng xíng yóu qiě liè.
行行游且獵。
qiě liè lù nán yú.
且獵路南隅。
wān wǒ wū hào gōng.
彎我烏號弓。
chěng wǒ xiān lí jū.
騁我纖驪駒。
zǒu zhě guàn fēng dí.
走者貫鋒鏑。
fú zhě zhí gē shū.
伏者值戈殳。
bái rì wèi jí yí.
白日未及移。
shǒu huò sān shí yú.
手獲三十余。
“騁我纖驪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