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人寒不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戍人寒不望”全詩
辛苦客方行。
大江靜猶浪。
扁舟獨且征。
棠枯絳葉盡。
蘆凍白花輕。
戍人寒不望。
沙禽逈未驚。
湘波各深淺。
空軫念歸情。
分類:
作者簡介(陰鏗)

陰鏗(約511年-約563年),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南北朝時代梁朝、陳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其高祖襲遷居南平(在今湖北荊州地區),其父親子春仕梁,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鏗幼年好學,能誦詩賦,長大后博涉史傳,尤善五言詩,為當時所重,仕梁官湘東王蕭繹法曹參軍;入陳為始興王陳伯茂府中錄事參軍,以文才為陳文帝所贊賞,累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約在陳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陰鏗的藝術風格同何遜相似,后人并稱為“陰何”。
《和傅郎歲暮還湘洲詩》陰鏗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傅郎歲暮還湘洲詩》是南北朝時期陰鏗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蒼茫的歲月漸漸暗淡,
辛苦的旅途使我疲憊不堪。
大江靜卻有波浪涌動,
孤獨地駕著小舟踏上歸途。
紅色的棠樹枯萎,絳紅的葉子全部凋零。
蘆葦被冰霜覆蓋,白花輕輕飄落。
守衛城池的戍卒寒冷無望,
沙地上的鳥兒仍未驚動。
湘江波浪有深有淺,
空悲地想念著歸家的情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陰鏗歲暮歸途中的心境和情感。詩歌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運用了寥寥數語傳達出作者內心的孤獨、疲憊和思鄉之情。
首先,作者描述了歲月蒼茫的景象,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離別的滄桑感。接著,他描繪了自己辛苦旅途的艱辛,以及大江靜謐而浪潮洶涌的景象,與自身的孤獨形成鮮明的對比。小舟載著作者獨自踏上歸途,使讀者感受到他的孤獨和遠離故鄉的無助。
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作者通過描述紅色棠樹凋零,蘆葦被冰覆蓋,白花輕輕飄落,傳達出寒冷冬天的凄涼和沉寂。這種冷凝的自然景物與作者內心的寂寞和無望相呼應,形成了情緒的共鳴。
最后,作者以湘江為背景,湘江波浪深淺不一,象征著歸鄉之路的艱難和彷徨。他心懷思鄉之情,空悲地念叨著歸家的渴望,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歸途的期待。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作者在歲暮歸途中的孤獨和思鄉之情。這種情感的表達使得讀者能夠共鳴,感受到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奈,也引發了對于回家的向往和渴望。
“戍人寒不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fù láng suì mù hái xiāng zhōu shī
和傅郎歲暮還湘洲詩
cāng luò suì yù wǎn.
蒼落歲欲晚。
xīn kǔ kè fāng xíng.
辛苦客方行。
dà jiāng jìng yóu làng.
大江靜猶浪。
piān zhōu dú qiě zhēng.
扁舟獨且征。
táng kū jiàng yè jǐn.
棠枯絳葉盡。
lú dòng bái huā qīng.
蘆凍白花輕。
shù rén hán bù wàng.
戍人寒不望。
shā qín jiǒng wèi jīng.
沙禽逈未驚。
xiāng bō gè shēn qiǎn.
湘波各深淺。
kōng zhěn niàn guī qíng.
空軫念歸情。
“戍人寒不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