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杏花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斜日杏花飛”出自宋代寇準的《江南春》,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xié rì xìng huā fēi,詩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斜日杏花飛”全詩
《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分類: 江南春
作者簡介(寇準)

萊國忠愍公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貶寇準衡州司馬,是時寇準病篤,詔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陽)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團練副使李迪迎寇準尸靈厝于衡州(今衡陽市)岳屏山花藥寺,妻子宋氏奏乞歸葬故里。皇佑四年,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寇準善詩能文,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注釋】:
此詞以清麗宛轉、柔美多情的筆觸,以景起,以情結,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寫了女子懷人傷春的情愫 。南宋胡仔在《 苕溪漁隱叢話 》中評此詞云:“觀此語意,疑若優柔無斷者;至其端委廟堂,決澶淵之策 ,其氣銳然 ,奮仁者之勇,全與此詩意不相類。蓋人之難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圖景 :一泓春水,煙波渺渺,岸邊楊柳,柔條飄飄。那綿綿不盡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遙遠的天涯。在夕陽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闃寂無人,只見紛紛凋謝的杏花飄飛滿地。以上四句含有豐富的意蘊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 。“ 柳依依”,使人觸目傷懷,想起當年長亭惜別之時。“孤村”句說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 斜陽 ”句則包含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凄涼和感傷。
結拍兩句承前面寫景的層層渲染鋪墊,直抒胸臆,情深意摯,將女主人公的離愁抒寫得淋漓盡致,使人感覺到她的青春年華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長等待中流逝。
此詞以清麗宛轉、柔美多情的筆觸,以景起,以情結,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寫了女子懷人傷春的情愫 。南宋胡仔在《 苕溪漁隱叢話 》中評此詞云:“觀此語意,疑若優柔無斷者;至其端委廟堂,決澶淵之策 ,其氣銳然 ,奮仁者之勇,全與此詩意不相類。蓋人之難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圖景 :一泓春水,煙波渺渺,岸邊楊柳,柔條飄飄。那綿綿不盡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遙遠的天涯。在夕陽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闃寂無人,只見紛紛凋謝的杏花飄飛滿地。以上四句含有豐富的意蘊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 。“ 柳依依”,使人觸目傷懷,想起當年長亭惜別之時。“孤村”句說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 斜陽 ”句則包含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凄涼和感傷。
結拍兩句承前面寫景的層層渲染鋪墊,直抒胸臆,情深意摯,將女主人公的離愁抒寫得淋漓盡致,使人感覺到她的青春年華正在孤寂落寞的漫長等待中流逝。
“斜日杏花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nán chūn
江南春
bō miǎo miǎo, liǔ yī yī,
波渺渺,柳依依,
gū cūn fāng cǎo yuǎn,
孤村芳草遠,
xié rì xìng huā fēi.
斜日杏花飛。
jiāng nán chūn jǐn lí cháng duàn,
江南春盡離腸斷,
píng mǎn tīng zhōu rén wèi guī.
蘋滿汀洲人未歸。
“斜日杏花飛”平仄韻腳
拼音:xié rì xìng huā fēi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斜日杏花飛”的相關詩句
“斜日杏花飛”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斜日杏花飛”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斜日杏花飛”出自寇準的 《江南春·波渺渺》,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