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鵷雛枉見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似鵷雛枉見疑”全詩
天淵風雨多秋意,遼海煙波失舊期。
自許一鳴聞逈漢,可隨三匝繞空枝。
從來腐鼠何曾顧,不似鵷雛枉見疑。
分類:
作者簡介(錢惟演)

錢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昆體骨干詩人。字希圣,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吳越忠懿王錢俶第十四子。從俶歸宋,歷右神武將軍、太仆少卿、命直秘閣,預修《冊府元龜》,累遷工部尚書,拜樞密使,官終崇信軍節度使,博學能文,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遺事》。
《鶴》錢惟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鶴》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錢惟演。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碧樹陰濃接玉墀,
幾年飛舞伴長離。
天淵風雨多秋意,
遼海煙波失舊期。
自許一鳴聞逈漢,
可隨三匝繞空枝。
從來腐鼠何曾顧,
不似鵷雛枉見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鶴為主題,通過鶴的形象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追求和自由飛翔的愿望。
首句“碧樹陰濃接玉墀”,描繪了環境優美的景色,暗示了鶴的棲息地。鶴翩翩起舞已有幾年,與長離(指秋天)為伴,表達了鶴在秋天中飛舞的意境。
接下來的兩句“天淵風雨多秋意,遼海煙波失舊期”表達了鶴飛翔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雨和遼闊的海面。這里的“秋意”指的是秋天的景象和氣氛,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鶴的自由飛翔和追求的意愿。
接下來的兩句“自許一鳴聞逈漢,可隨三匝繞空枝”表達了鶴的自我認同和自信。鶴自比為一鳴之鶴,意味著自己的聲音能夠傳到遙遠的地方。同時,鶴可以自由地在空中飛翔,繞著樹枝旋轉,顯示了鶴的自由和靈活。
最后兩句“從來腐鼠何曾顧,不似鵷雛枉見疑”表達了鶴與庸碌的老鼠和不被理解的鵷雛的區別。鶴高飛在天空中,不屑于與世俗的庸碌之事為伍,也不會像鵷雛一樣被人誤解。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鶴的形象,表達了作者追求自由、超脫塵世的愿望。鶴象征著高尚的品質和追求,與庸碌的世俗相對立。作者通過對鶴的贊美,間接地表達了對自由、高尚精神的追求和向往。
“不似鵷雛枉見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鶴
bì shù yīn nóng jiē yù chí, jǐ nián fēi wǔ bàn zhǎng lí.
碧樹陰濃接玉墀,幾年飛舞伴長離。
tiān yuān fēng yǔ duō qiū yì, liáo hǎi yān bō shī jiù qī.
天淵風雨多秋意,遼海煙波失舊期。
zì xǔ yī míng wén jiǒng hàn, kě suí sān zā rào kōng zhī.
自許一鳴聞逈漢,可隨三匝繞空枝。
cóng lái fǔ shǔ hé zēng gù, bù shì yuān chú wǎng jiàn yí.
從來腐鼠何曾顧,不似鵷雛枉見疑。
“不似鵷雛枉見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