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湖海要詩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扁舟湖海要詩人”全詩
只難傳處是精神。
一枝占斷洛城春。
暮雨不堪巫峽夢,西風莫障瘐公塵。
扁舟湖海要詩人。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浣溪沙》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文學家張孝祥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妙手何人為寫真。
只難傳處是精神。
一枝占斷洛城春。
暮雨不堪巫峽夢,
西風莫障瘐公塵。
扁舟湖海要詩人。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藝術創作的思考和感悟。詩人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妙手何人為寫真”,即問世間有哪位高人能夠將真實的精神境界寫入作品之中。他認為,這種精神的傳達是最為困難的。接著,詩人通過描繪洛陽春天中的一枝花,表達了這種精神的難以捕捉性。即使是春天的美景,也只能占據洛陽一隅,無法完全傳達出來。
在后半部分的描寫中,詩人運用暮雨、巫峽、西風和瘐公塵等形象,表達了對現實世界中困擾和干擾的無奈之情。他暗示了人們的真正精神境界往往被外界的喧囂所掩蓋和遮擋,無法得到充分的展現。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創作的期望和追求。他稱扁舟湖海需要詩人,意味著廣闊的湖海需要有才華橫溢的詩人來描繪和抒發。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創作的使命感和對于藝術的追求。
賞析:
《浣溪沙》通過對藝術創作和精神表達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世界中真正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渴望。詩人通過對洛陽春天中一枝花的描繪,表達了藝術創作中難以捕捉和傳達的精神深度。同時,他通過暮雨、巫峽、西風和瘐公塵的象征意義,揭示了現實世界中對于精神境界的遮蔽和干擾。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于創作使命和追求的渴望,將湖海比喻為廣闊的創作空間,需要有才華橫溢的詩人去填補其中。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意象的運用和對現實與精神的對比,展示了詩人對于藝術創作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它表達了對于真實精神境界的追求,以及對于現實世界中種種干擾和遮蔽的無奈。整首詩詞以意境深遠、意味豐富的方式,帶領讀者思索藝術與現實的關系,以及創作與精神追求的意義。
“扁舟湖海要詩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miào shǒu hé rén wéi xiě zhēn.
妙手何人為寫真。
zhǐ nán chuán chù shì jīng shén.
只難傳處是精神。
yī zhī zhàn duàn luò chéng chūn.
一枝占斷洛城春。
mù yǔ bù kān wū xiá mèng, xī fēng mò zhàng yǔ gōng chén.
暮雨不堪巫峽夢,西風莫障瘐公塵。
piān zhōu hú hǎi yào shī rén.
扁舟湖海要詩人。
“扁舟湖海要詩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