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色有無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南山色有無中”全詩
鴛鴦池暖暗潮通。
郁金黃染柳絲風。
油壁不來春草綠,欄干倚遍夕陽紅。
江南山色有無中。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浣溪沙》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文學家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鳷鵲樓高晚雪融。
鴛鴦池暖暗潮通。
郁金黃染柳絲風。
油壁不來春草綠,
欄干倚遍夕陽紅。
江南山色有無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江南春天的景象。鳷鵲樓高聳入云,晚上的雪已經融化。鴛鴦池溫暖,暗潮涌動。柳樹的嫩葉被金黃的陽光染成了一縷縷綠色。油壁上沒有春天的綠色,而紅暈的夕陽倚在欄桿上,遍布整個江南山色,形成了一種有無交替的美麗景觀。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江南春天的景色,展現了張孝祥細膩的描寫能力和對自然景色的敏感。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色彩,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機盎然的氛圍。
首先,詩中的鳷鵲樓高,晚上的雪已經融化,表達了春天的到來和冬天的消退。鴛鴦池溫暖,暗潮涌動,給人一種溫暖和舒適的感覺。接著,詩人用“郁金黃染柳絲風”的形象描繪了柳樹嫩葉的顏色和輕盈的風吹拂下的搖曳,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然而,詩中提到油壁上沒有春天的綠色,而是欄桿上晚霞的紅色。這種對比傳達出一種微妙的情感,似乎是在暗示一種失落和遺憾,同時也表達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感慨。
最后兩句“江南山色有無中”,表達了江南山色的變幻和曲折之美。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江南山色的美麗并不單一和固定,而是在有與無之間不斷變幻,給人以豐富多樣的感受。
綜合來看,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切入點,通過對色彩、氣氛和對比的描繪,展現了江南春天的美麗和豐富多樣的景觀,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感慨。
“江南山色有無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zhī què lóu gāo wǎn xuě róng.
鳷鵲樓高晚雪融。
yuān yāng chí nuǎn àn cháo tōng.
鴛鴦池暖暗潮通。
yù jīn huáng rǎn liǔ sī fēng.
郁金黃染柳絲風。
yóu bì bù lái chūn cǎo lǜ, lán gàn yǐ biàn xī yáng hóng.
油壁不來春草綠,欄干倚遍夕陽紅。
jiāng nán shān sè yǒu wú zhōng.
江南山色有無中。
“江南山色有無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