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較文詞勢已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即較文詞勢已雄”全詩
不觀器識才終隱,即較文詞勢已雄。
逃酒人隨霜陣北,談兵心逐海潮東。
飛光自撫將三十,山簡生來憂患中。
分類:
作者簡介(譚嗣同)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漢族,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殺,年僅三十三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
《除夕感懷》譚嗣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除夕感懷》是清代譚嗣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內顧何曾足肝膽,
論交晚乃得髯翁。
不觀器識才終隱,
即較文詞勢已雄。
逃酒人隨霜陣北,
談兵心逐海潮東。
飛光自撫將三十,
山簡生來憂患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譚嗣同在除夕之夜的感慨和思考。他內視自己,深感自己的勇氣和膽識還遠遠不夠,真正結交賢達的朋友也是在晚年才得到的。他并未追求功名利祿,不曾觀察器物來評價人才,因此他的才華一直默默無聞,然而,即使與流行的文詞相比,他的文采和氣勢仍然是雄偉的。他以逃避酒宴的人比喻自己,向北方追隨寒霜,心思則追隨東方的海潮,表達了他對自身的追求和理想的描述。他自述自己已經度過了三十歲的年紀,但他的人生仍然充滿了憂患。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譚嗣同的內省和對自身經歷的反思。他通過對自己的內顧,表達了對自己勇氣和膽識不足的認識。他的論交晚得髯翁,強調了真正的友誼是需要時間和經歷來培養的。他并未受到外界對才華的評價,而專注于自己的文學創作,盡管他的文采和氣勢在當時并未得到廣泛的認可,但這并不能掩蓋他的才華和獨特的風格。他以逃避酒宴、追隨寒霜和海潮的形象展示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表達了在那個動蕩的時代中,他對自己人生的思考和憂患。整首詩詞以清晰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激情,展示了他作為一位清代文人的獨特視角和風格。
“即較文詞勢已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ú xī gǎn huái
除夕感懷
nèi gù hé zēng zú gān dǎn, lùn jiāo wǎn nǎi dé rán wēng.
內顧何曾足肝膽,論交晚乃得髯翁。
bù guān qì shí cái zhōng yǐn, jí jiào wén cí shì yǐ xióng.
不觀器識才終隱,即較文詞勢已雄。
táo jiǔ rén suí shuāng zhèn běi, tán bīng xīn zhú hǎi cháo dōng.
逃酒人隨霜陣北,談兵心逐海潮東。
fēi guāng zì fǔ jiāng sān shí, shān jiǎn shēng lái yōu huàn zhōng.
飛光自撫將三十,山簡生來憂患中。
“即較文詞勢已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