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空為色又俄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結空為色又俄空”全詩
且喜無情成解脫,欲追前事已冥蒙。
桐花院落烏頭白,芳草汀洲雁淚紅。
隔世金環彈指過,結空為色又俄空。
分類:
作者簡介(譚嗣同)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漢族,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殺,年僅三十三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
《似曾詩》譚嗣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似曾詩》是清代譚嗣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死生流轉無法評估,
天地變幻突然相逢。
且喜無情帶來解脫,
欲追往事已籠罩在迷霧中。
桐花飄落院落,烏頭花潔白,
芳草郊野雁兒哭泣成紅。
隔世間金環瞬間逝去,
現實虛幻又轉瞬即空。
詩意和賞析:
《似曾詩》表達了生死輪回、時光流轉和現實虛幻的主題。詩中的作者對生死和時間的無常感到困惑和無奈,認為生死的變化無法被準確評估,而天地間的變幻時刻讓人感到突然相逢的巧合。然而,作者在面對這些變化時,他感到一種解脫和喜悅,因為他認為無情的自然法則使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他追尋過去的事情,卻發現已經籠罩在迷霧之中,不可見,不可知。
詩中的桐花飄落、烏頭花潔白、芳草郊野和雁兒哭泣成紅等描繪了自然景色,通過對自然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金環的引用表示時間的流逝,而金環在隔世間的彈指之間瞬間過去,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轉瞬即逝。結尾以"結空為色又俄空"的描述,強調了現實世界的虛幻和無常性。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生命的矛盾和無常,傳達了作者對時間與生命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生死、時間的思考,詩歌呈現出一種詩意的表達,引發讀者對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結空為色又俄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céng shī
似曾詩
sǐ shēng liú zhuǎn bù xiāng zhí, tiān dì fān shí hū yī féng.
死生流轉不相值,天地翻時忽一逢。
qiě xǐ wú qíng chéng jiě tuō, yù zhuī qián shì yǐ míng méng.
且喜無情成解脫,欲追前事已冥蒙。
tóng huā yuàn luò wū tóu bái, fāng cǎo tīng zhōu yàn lèi hóng.
桐花院落烏頭白,芳草汀洲雁淚紅。
gé shì jīn huán tán zhǐ guò, jié kōng wèi sè yòu é kōng.
隔世金環彈指過,結空為色又俄空。
“結空為色又俄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