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猶得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寒猶得暖”全詩
風寒猶得暖,水逝不復還!
況我別同志,遙遙千里間。
纜祛泣將別,芳草青且歇。
修途浩渺漫,形分腸斷絕。
何以壓輕裝,鮫綃縫云裳。
何以壯行色,寶劍丁香結。
何以表勞思,東海珊瑚枝。
何以慰遼遠,勤修惜日短。
墜歡無續時,嘉會強相期。
為君歌,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
分類:
作者簡介(譚嗣同)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漢族,湖南瀏陽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殺,年僅三十三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
《別意》譚嗣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意》是清代譚嗣同創作的一首詩詞,表達了志士離別的辛酸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志士嘆水逝,行子悲風寒。
風寒猶得暖,水逝不復還!
況我別同志,遙遙千里間。
纜祛泣將別,芳草青且歇。
修途浩渺漫,形分腸斷絕。
何以壓輕裝,鮫綃縫云裳。
何以壯行色,寶劍丁香結。
何以表勞思,東海珊瑚枝。
何以慰遼遠,勤修惜日短。
墜歡無續時,嘉會強相期。
為君歌,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志士離別時的苦楚和思念之情。首句“志士嘆水逝,行子悲風寒”,以水流逝和寒風凄冷作為意象,突出了離別的悲傷之情。第二句“風寒猶得暖,水逝不復還!”通過對比,表達了風寒可以找到溫暖,而逝去的水卻再也無法回來,進一步強調了別離的不可挽回。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與同志的離別。“況我別同志,遙遙千里間。”表達了作者與同志之間的距離遙遠。他們要分別時,纜繩解開,淚水禁不住流下,而芳草依然青翠,似乎嘲弄著他們的別離之苦。修行的道路漫長而遼闊,離別之后形影分離,令人傷感至極。
詩中的幾個“何以”是作者提出的疑問,表達了他對別離時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思考。他希望通過壓制自己輕裝的心情,像鮫綃縫云裳一樣,用內心深處的悲傷來裝飾外表。他希望以壯行的儀態,像寶劍和丁香結一樣,表達自己的決心和堅定。他希望以東海珊瑚枝的形象,表達對遠方同志的思念和關懷。他希望通過勤修和珍惜短暫的時光來慰藉遼遠的別離。
最后兩句“墜歡無續時,嘉會強相期。為君歌,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表達了作者對別離的痛苦和思念,但他仍然鼓勵自己和同志們要堅強,為了君主的事業而歌舞,要以兄弟般的情誼相互支持,不要苦惱。
整首詩詞以離別之情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比喻來表達內心的感受,抒發了作者對同志離別的思念和對事業的堅定決心。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和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在離別時所經歷的痛苦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詩中的疑問和反問也引發了讀者對于離別和情感表達的思考,使得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普遍的共鳴和啟發作用。
“風寒猶得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yì
別意
zhì shì tàn shuǐ shì, háng zǐ bēi fēng hán.
志士嘆水逝,行子悲風寒。
fēng hán yóu dé nuǎn, shuǐ shì bù fù huán!
風寒猶得暖,水逝不復還!
kuàng wǒ bié tóng zhì, yáo yáo qiān lǐ jiān.
況我別同志,遙遙千里間。
lǎn qū qì jiāng bié, fāng cǎo qīng qiě xiē.
纜祛泣將別,芳草青且歇。
xiū tú hào miǎo màn, xíng fēn cháng duàn jué.
修途浩渺漫,形分腸斷絕。
hé yǐ yā qīng zhuāng, jiāo xiāo fèng yún cháng.
何以壓輕裝,鮫綃縫云裳。
hé yǐ zhuàng xíng sè, bǎo jiàn dīng xiāng jié.
何以壯行色,寶劍丁香結。
hé yǐ biǎo láo sī, dōng hǎi shān hú zhī.
何以表勞思,東海珊瑚枝。
hé yǐ wèi liáo yuǎn, qín xiū xī rì duǎn.
何以慰遼遠,勤修惜日短。
zhuì huān wú xù shí, jiā huì qiáng xiāng qī.
墜歡無續時,嘉會強相期。
wèi jūn gē, wèi jūn wǔ, jūn dì xíng, wú zì kǔ.
為君歌,為君舞,君弟行,毋自苦。
“風寒猶得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