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眠夢見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剛眠夢見伊”出自宋代杜安世的《菩薩蠻》,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gāng mián mèng jiàn yī,詩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剛眠夢見伊”全詩
《菩薩蠻》
游絲欲墮還重上。
春殘日永人相望。
花共燕爭飛。
青梅細雨枝。
離愁終未解。
忘了依前在。
擬待不尋思。
剛眠夢見伊。
春殘日永人相望。
花共燕爭飛。
青梅細雨枝。
離愁終未解。
忘了依前在。
擬待不尋思。
剛眠夢見伊。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杜安世)

杜安世,生卒不詳,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字壽域,(一作名壽 ,字安世)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一載《杜壽域詞》一卷,謂“京兆杜安世撰,未詳其人,詞亦不工”;列于張先后、歐陽修前。黃升《花庵詞選》云:字安世,名壽域。有陸貽典校本《杜壽域詞》。與《四庫總目提要》卷200,謂其詞“往往失之淺俗,字句尤多湊泊”。慢詞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庫總目》傳于世。有《壽域詞》一卷。
【注釋】:
這首閨怨詞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 ,含蓄委婉,獨具特色。
起筆“游絲欲墮還重上 ”,詞人就抓住在空中飄搖不定的“游絲”來大做文章,是頗具匠心的 。“游絲”,也就是“睛絲”、“飛絲”、“煙絲”,是一種蟲類吐出的極細的絲縷,飄浮在空氣之中,如果天氣睛朗,陽光璀燦,有時還可發現這種“游絲”在空中閃著水晶般透明的耀眼的光澤。作者通過這一細微的事物反映出癡情少女內心的微妙的波動,反映出這位少女對春天、對青春和對生活的熱愛 。此詞“游絲”一句,含蓄曲折,一語雙關。它表面上似在寫景,實際卻在寫少女的心境,用的是“諧音隱語”手法。詞里“游絲 ”,正是有意與“相思”的“思”字雙關。這一句形象地說明,少女的相思之情跟天上飄飛不定的“游絲”一樣,一忽兒,象是要墜落下來;一忽兒,又扶搖直上。剛剛平靜下來的內心,也因此卷起了感情的漣漪。這不僅增強了詞的韻味,同時它還把詞中的景、事、情串接在一起,使全詞意境和諧完整。
第二句:“春殘日永人相望”。說在此情況下,“相望”的時間也隨之增長了 。“春殘 ”,點明季節,春歸而人未歸。“日永”,白晝廷長。
“花共燕爭飛 ,青梅細雨枝”二句是對“春殘”的補充,同時,它又是“人相望”的必然結果。雖然這位少女“相望”的是“人”,但因“人”在千里之外,可望而不可及,她所能見到的便只能是落紅伴著雙飛的紫燕紛紛飄墜,是被雨滋潤過的梅枝上的青青梅子。
這兩句還兼有映襯與象征作用。花落春歸,燕已飛回,而人卻杳無歸期。
過片“離愁”二字,很自然地成為上下片轉折過渡的關鍵,并具有畫龍點睛的妙用 。“離愁”與“游絲”上下呼應 。“離愁”因有“游絲”的映襯而顯得鮮明具體,“游絲”以“離愁”為內涵愈加顯得充實。
因之,即使相望很久,都未能沖淡她的“離愁 ”,故曰“終未解”。不僅如此,詞人還補足一句:“忘了依前在。”“忘了”二字之下省略了一個賓語,即末句的“伊 ”。即使你想方設法去忘卻他,可他還是跟從前一樣,清清楚楚地再現于你的眼前,再現于你的心頭。
接著又寫了兩句:“擬待不尋思,剛眠夢見伊。”以申明此意。“不尋思”即“忘了 ”,“夢見伊”即“依前在”。作者不是正面表達她渴望與所思之人夢中相會,而是以“擬待不尋思”先跌一筆,再以“剛眠夢見伊”點出正意,來一個否定之否定,運筆新奇,因而就更引人入勝。
這首詞格調清新自然,情真意切,運思手法頗得民歌風韻,有語淺而意深之妙。
這首閨怨詞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 ,含蓄委婉,獨具特色。
起筆“游絲欲墮還重上 ”,詞人就抓住在空中飄搖不定的“游絲”來大做文章,是頗具匠心的 。“游絲”,也就是“睛絲”、“飛絲”、“煙絲”,是一種蟲類吐出的極細的絲縷,飄浮在空氣之中,如果天氣睛朗,陽光璀燦,有時還可發現這種“游絲”在空中閃著水晶般透明的耀眼的光澤。作者通過這一細微的事物反映出癡情少女內心的微妙的波動,反映出這位少女對春天、對青春和對生活的熱愛 。此詞“游絲”一句,含蓄曲折,一語雙關。它表面上似在寫景,實際卻在寫少女的心境,用的是“諧音隱語”手法。詞里“游絲 ”,正是有意與“相思”的“思”字雙關。這一句形象地說明,少女的相思之情跟天上飄飛不定的“游絲”一樣,一忽兒,象是要墜落下來;一忽兒,又扶搖直上。剛剛平靜下來的內心,也因此卷起了感情的漣漪。這不僅增強了詞的韻味,同時它還把詞中的景、事、情串接在一起,使全詞意境和諧完整。
第二句:“春殘日永人相望”。說在此情況下,“相望”的時間也隨之增長了 。“春殘 ”,點明季節,春歸而人未歸。“日永”,白晝廷長。
“花共燕爭飛 ,青梅細雨枝”二句是對“春殘”的補充,同時,它又是“人相望”的必然結果。雖然這位少女“相望”的是“人”,但因“人”在千里之外,可望而不可及,她所能見到的便只能是落紅伴著雙飛的紫燕紛紛飄墜,是被雨滋潤過的梅枝上的青青梅子。
這兩句還兼有映襯與象征作用。花落春歸,燕已飛回,而人卻杳無歸期。
過片“離愁”二字,很自然地成為上下片轉折過渡的關鍵,并具有畫龍點睛的妙用 。“離愁”與“游絲”上下呼應 。“離愁”因有“游絲”的映襯而顯得鮮明具體,“游絲”以“離愁”為內涵愈加顯得充實。
因之,即使相望很久,都未能沖淡她的“離愁 ”,故曰“終未解”。不僅如此,詞人還補足一句:“忘了依前在。”“忘了”二字之下省略了一個賓語,即末句的“伊 ”。即使你想方設法去忘卻他,可他還是跟從前一樣,清清楚楚地再現于你的眼前,再現于你的心頭。
接著又寫了兩句:“擬待不尋思,剛眠夢見伊。”以申明此意。“不尋思”即“忘了 ”,“夢見伊”即“依前在”。作者不是正面表達她渴望與所思之人夢中相會,而是以“擬待不尋思”先跌一筆,再以“剛眠夢見伊”點出正意,來一個否定之否定,運筆新奇,因而就更引人入勝。
這首詞格調清新自然,情真意切,運思手法頗得民歌風韻,有語淺而意深之妙。
“剛眠夢見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yóu sī yù duò hái zhòng shàng.
游絲欲墮還重上。
chūn cán rì yǒng rén xiāng wàng.
春殘日永人相望。
huā gòng yàn zhēng fēi.
花共燕爭飛。
qīng méi xì yǔ zhī.
青梅細雨枝。
lí chóu zhōng wèi jiě.
離愁終未解。
wàng le yī qián zài.
忘了依前在。
nǐ dài bù xún sī.
擬待不尋思。
gāng mián mèng jiàn yī.
剛眠夢見伊。
“剛眠夢見伊”平仄韻腳
拼音:gāng mián mèng jiàn yī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剛眠夢見伊”的相關詩句
“剛眠夢見伊”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剛眠夢見伊”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剛眠夢見伊”出自杜安世的 《菩薩蠻·游絲欲墮還重上》,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