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樂頓因人事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樂頓因人事懶”全詩
琴清臨水容魚聽,篁暖當筵學鳳鳴。
便道登仙豈欺我,芙蓉花繞桂林城。
分類:
作者簡介(方信孺)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興化軍(四庫總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寧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歲。有雋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楊萬里頗贊善之。以蔭補番禺尉,治盜有異績。開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強敵。歷淮東轉運判官,知真州。后奉祠歸,屏居巖穴,放浪詩酒以終。其父為葉颙宰相的女婿,其為葉颙宰相的孫女婿。
《贈寫真求贊者》方信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贈寫真求贊者》
朝代:宋代
作者:方信孺
行樂頓因人事懶,
坐忘常覺世緣輕。
琴清臨水容魚聽,
篁暖當筵學鳳鳴。
便道登仙豈欺我,
芙蓉花繞桂林城。
中文譯文:
追求享樂的心情因為人事之累而冷淡,
坐下來遺忘世俗的瑣事,感覺緣分輕飄飄。
音律純凈的琴聲在水邊傳來,引得魚兒駐足傾聽,
竹林溫暖如筵席,仿佛學習鳳鳴一般婉轉動聽。
便捷的仙道是否欺騙了我,
芙蓉花繞著桂林城市盛開。
詩意和賞析:
《贈寫真求贊者》是宋代詩人方信孺的作品,表達了對俗世瑣事的厭倦和對超然境界的向往。詩人感嘆自己對人事之累的冷漠,坐下來沉思時感到世俗的羈絆變得微不足道。他通過描繪優美的景象,如清澈的琴聲和溫暖的竹林,表達了對寧靜與美好的向往。
詩中提到的琴聲和魚兒傾聽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音的贊美和向往。這種意象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詩人希望通過追求藝術和自然的美,擺脫塵世的紛擾。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便道登仙”和“芙蓉花繞桂林城”,暗示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追求。他在詩中質問,是否有一條便捷的仙道可以讓他達到超然境界。芙蓉花繞著桂林城的描繪,象征著理想境界的美好與神秘。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優美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厭倦和對超然境界的向往。通過音樂和自然的描繪,詩人傳遞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和超越塵世的情感。
“行樂頓因人事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xiě zhēn qiú zàn zhě
贈寫真求贊者
xíng lè dùn yīn rén shì lǎn, zuò wàng cháng jué shì yuán qīng.
行樂頓因人事懶,坐忘常覺世緣輕。
qín qīng lín shuǐ róng yú tīng, huáng nuǎn dāng yán xué fèng míng.
琴清臨水容魚聽,篁暖當筵學鳳鳴。
biàn dào dēng xiān qǐ qī wǒ, fú róng huā rào guì lín chéng.
便道登仙豈欺我,芙蓉花繞桂林城。
“行樂頓因人事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