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長結萬燈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長結萬燈緣”全詩
一自老盧歸去后,年年長結萬燈緣。
分類:
作者簡介(方信孺)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興化軍(四庫總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寧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歲。有雋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楊萬里頗贊善之。以蔭補番禺尉,治盜有異績。開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強敵。歷淮東轉運判官,知真州。后奉祠歸,屏居巖穴,放浪詩酒以終。其父為葉颙宰相的女婿,其為葉颙宰相的孫女婿。
《菩提樹》方信孺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提樹》是宋代作家方信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庭前雙樹尚依然,
何處猶參無樹禪。
一自老盧歸去后,
年年長結萬燈緣。
詩意:
這首詩以庭院前的兩棵樹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菩提樹和禪修的思考。菩提樹在佛教中象征著菩提心、覺悟和解脫,而禪修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式。詩中通過描繪樹木的存在和禪修的缺失,探討了修行的意義和價值。
賞析:
首句"庭前雙樹尚依然"展現了庭院前那兩棵樹的堅韌和執著。這里的"尚依然"可以理解為它們仍然堅持生長,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這種堅持可以被視為修行者在面臨外界誘惑和困擾時保持內心的穩定和冷靜。
第二句"何處猶參無樹禪"暗示了禪修的缺失。"何處猶參"意味著雖然禪修在哪里都可以參與,但現實中卻沒有樹禪可供修行。這里的"樹禪"指的是坐禪時所依靠的樹木,也象征著修行者的心靈寄托和安定。
接下來兩句"一自老盧歸去后,年年長結萬燈緣"表達了老盧(可能是一位修行者)離去后,修行者們年復一年地繼續結緣萬燈。這里的"萬燈緣"可以理解為修行者們點亮的無數燈盞,象征著他們的修行心和智慧的光芒。
整首詩通過描述樹木和禪修的對比,表達了對修行的思考和愿景。盡管禪修的條件有時無法滿足,但修行者仍然堅定地追求菩提心和覺悟,通過點亮內心的燈盞來照亮自己和他人的道路。這種對修行的執著和希望在詩中得到了表達。
“年年長結萬燈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tí shù
菩提樹
tíng qián shuāng shù shàng yī rán, hé chǔ yóu cān wú shù chán.
庭前雙樹尚依然,何處猶參無樹禪。
yī zì lǎo lú guī qù hòu, nián nián zhǎng jié wàn dēng yuán.
一自老盧歸去后,年年長結萬燈緣。
“年年長結萬燈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