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蘭亭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及蘭亭會”全詩
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
山陰定遠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蘭亭會,空吟祓禊詩。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湖上寄給山陰的崔國輔少府
春天,堤岸上的楊柳發芽了,我想起了與故人的約定。草木本來沒有心思,榮枯是自然規律。山陰離我遠近不一,而在江邊,我每天都思念著你。可惜不能像蘭亭的文會那樣相聚,只能空自吟唱祓禊的詩歌。
中文譯文:
春天堤岸楊柳發,
我想起與故人的期約。
草木本無意,
榮枯有各自的時間。
山陰的離我近與遠,
在江邊每日相思。
不能像蘭亭那樣相聚,
只能空自吟唱祓禊的詩歌。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寫了作者孟浩然在春天堤岸上看到楊柳發芽時,突然想起了與故人的約定的情景。詩中表現出了人生榮辱不由人愿,事物生長枯萎也是自然過程的意蘊。通過山陰的遠近,表達了作者對故人的思念之情。并提到了不能像蘭亭那樣聚會的遺憾,詩意溫婉而深沉。這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對友誼的思念和對命運的感慨,展示了孟浩然淡泊清雅的詩風。
“不及蘭亭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shàng jì shān yīn cuī shào fǔ guó fǔ
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chūn dī yáng liǔ fā, yì yǔ gù rén qī.
春堤楊柳發,憶與故人期。
cǎo mù běn wú yì, róng kū zì yǒu shí.
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
shān yīn dìng yuǎn jìn, jiāng shàng rì xiāng sī.
山陰定遠近,江上日相思。
bù jí lán tíng huì, kōng yín fú xì shī.
不及蘭亭會,空吟祓禊詩。
“不及蘭亭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