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歲月渺前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年歲月渺前生”全詩
猶剩頹光戀兒女,也循常格到公卿。
飛花墮溷春難挽,瞎馬臨池夜可驚。
幾個飄然云水外,一枝竹杖萬緣輕。
分類:
《觀我四首 老》張問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我四首 老》是清代張問陶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中年歲月已遠去,
童年的本性已變幻。
留下的只有頹光,
依然奉行著公卿的規矩。
飛落的花朵難以挽回春天的繁華,
盲目的馬兒夜晚也能驚擾池塘。
幾個人飄然遠離云水之外,
一根竹杖承載著萬般緣輕盈。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經歷了中年歲月,回首過去時光的感慨和思考。詩人觀察自己的成長過程,發現童年時天真純粹的性情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了變化。盡管歲月已經讓他老去,但他依然保持著年輕時的一些特質,堅守著公卿(指官場上的禮儀規矩)的行為準則。
詩人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如飛落的花朵、盲目的馬兒、遠離云水的人等,來表達歲月的不可挽回和人生的無常。他感慨花朵凋零難以挽回春天的繁華,也描繪了夜晚盲目的馬兒在池塘邊的驚慌失措。最后,詩人以幾個遠離塵囂的人和一根輕盈的竹杖作為象征,表達了他希望遠離塵世繁華,獲得內心的寧靜和自由的愿望。
賞析:
《觀我四首 老》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與感慨。通過觀察自己和周圍的世界,詩人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無情。他的觀察和感悟不僅停留在個人層面,還涉及到社會和官場的常態。詩人通過描繪飛落的花朵和盲目的馬兒等形象,以及遠離塵囂的人和輕盈的竹杖等象征,傳遞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思想和情感,通過對人生經歷和社會現象的觀察,詩人展現了他對歲月流轉和人性本質的深入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啟發和反思,引發讀者對人生、時光和內心追求的思考。
“中年歲月渺前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wǒ sì shǒu lǎo
觀我四首 老
zhōng nián suì yuè miǎo qián shēng, biàn jǐn hái tí gǔ xìng qíng.
中年歲月渺前生,變盡孩提古性情。
yóu shèng tuí guāng liàn ér nǚ, yě xún cháng gé dào gōng qīng.
猶剩頹光戀兒女,也循常格到公卿。
fēi huā duò hùn chūn nán wǎn, xiā mǎ lín chí yè kě jīng.
飛花墮溷春難挽,瞎馬臨池夜可驚。
jǐ gè piāo rán yún shuǐ wài, yī zhī zhú zhàng wàn yuán qīng.
幾個飄然云水外,一枝竹杖萬緣輕。
“中年歲月渺前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