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能企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孰能企及”全詩
示以火急。
寬猛相濟。
孰能企及。
古人難慕。
洪流叵挹。
軀小裁博。
余將焉襲。
分類:
《答趙景猷》曹攄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趙景猷》是魏晉時期詩人曹攄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導以水柔。
示以火急。
寬猛相濟。
孰能企及。
古人難慕。
洪流叵挹。
軀小裁博。
余將焉襲。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水和火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于治國才能的思考和觀點。水象征柔和、溫和,火象征熱情、急迫。詩中提到寬度與猛烈相互結合,問誰能夠企及這種境界。古人很難以此為榜樣,因為洪水滔滔,奔流湍急,沒有人能夠駕馭自如。自己的身體雖小,但要在治理國家的道路上不斷修煉,達到這樣的境界。
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水和火的比喻,抒發了作者對于治國才能的思考。水和火代表了不同的性格特點和治理方式。水柔和而寬容,象征著溫和的處理問題的方式;火熱情而急迫,象征著迅速解決問題的態度。詩中提到寬度與猛烈相互結合,表達了治國需要兼顧柔和和果斷的特質。作者認為能夠同時具備水和火的特質,并能夠運用得當的人才是真正的治國之才。
詩中提到古人難以慕仿,意味著這種境界并非易得,需要通過不斷的修煉和實踐才能達到。洪流滔滔,奔騰不息,顯示了治理國家的道路上充滿了各種困難和挑戰。然而,作者并不因自身的身體矮小而氣餒,而是決心要追隨前人的道路,繼續努力修煉,爭取達到這樣的境界。
整首詩詞意境深遠,通過水和火的對比來探討治理國家的智慧和境界。作者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治國才能的理解和追求,飽含著對于治國才能的敬仰和努力。這首詩詞通過意象的運用,將抽象的主題生動地展示出來,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孰能企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zhào jǐng yóu
答趙景猷
dǎo yǐ shuǐ róu.
導以水柔。
shì yǐ huǒ jí.
示以火急。
kuān měng xiāng jì.
寬猛相濟。
shú néng qǐ jí.
孰能企及。
gǔ rén nán mù.
古人難慕。
hóng liú pǒ yì.
洪流叵挹。
qū xiǎo cái bó.
軀小裁博。
yú jiāng yān xí.
余將焉襲。
“孰能企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