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脈嘗聞愍俗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脈嘗聞愍俗詩”全詩
共嘆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諫致戎麾。
會稽特欲榮翁子,馮翊猶將試望之。
船系河堤無幾日,南公應已怪來遲。
分類:
作者簡介(蘇洵)

蘇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長于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祐集》傳世。
《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蘇洵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是蘇洵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
十年曾作犍為令,
四脈嘗聞愍俗詩。
共嘆才高堪御史,
果能忠諫致戎麾。
會稽特欲榮翁子,
馮翊猶將試望之。
船系河堤無幾日,
南公應已怪來遲。
詩意:
這首詩詞是蘇洵送別吳待制(官職名)去知潭州的作品。蘇洵曾擔任犍為縣的令(官職名),十年間一直關注并感慨于時人的平庸之作。他贊嘆才華高超的人應該擔任重要官職,能夠忠誠地勸諫君主,為國家出征。蘇洵期待會稽和馮翊兩地的才俊能夠得到重用。他惋惜自己離開犍為縣的日子已經不多,因此南公(指吳待制)可能已經對他遲遲未來造訪而感到奇怪。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洵對才華橫溢的人才的贊嘆和期望,以及對時光的流逝的感慨。他認為有才華的人應該在政府中發揮作用,為國家盡忠職守。蘇洵關心會稽和馮翊兩地的人才,并希望他們能夠得到機會施展才華。整首詩詞以送別的場景為背景,抒發了蘇洵對友人的思念和自己時光流逝的感嘆之情。
“四脈嘗聞愍俗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ú dài zhì zhōng fù zhī tán zhōu èr shǒu
送吳待制中復知潭州二首
shí nián céng zuò qián wéi lìng, sì mài cháng wén mǐn sú shī.
十年曾作犍為令,四脈嘗聞愍俗詩。
gòng tàn cái gāo kān yù shǐ, guǒ néng zhōng jiàn zhì róng huī.
共嘆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諫致戎麾。
kuài jī tè yù róng wēng zi, féng yì yóu jiāng shì wàng zhī.
會稽特欲榮翁子,馮翊猶將試望之。
chuán xì hé dī wú jǐ rì, nán gōng yīng yǐ guài lái chí.
船系河堤無幾日,南公應已怪來遲。
“四脈嘗聞愍俗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