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遲共取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棲遲共取閑”全詩
染翰聊題壁,傾壺一解顏。
歌逢彭澤令,歸賞故園間。
予亦將琴史,棲遲共取閑。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秋登張明府海亭》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登張明府海亭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登上張府海亭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以自然景色的變化,抒發了詩人對生活追求更高層次的渴望。雖然登高所見仍然有限,但詩人并不滿足于此,他希望再上一層樓,更高的樓臺,更遠的視野。
這首詩折射出詩人孟浩然豁達灑脫的個性,他以曠達的心態觀察自然景色,以此啟發人們想象和追求更高境界的勇氣。
譯文:
山頂白日照盡,黃河水流入大海。
欲將千里景盡收眼底,再攀登上一層樓。
這首詩帶給讀者一種開闊的視野,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和向上的渴望。他并不滿足于眼前所見,希望能夠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觀察人生。通過海亭的秋日景色,詩人展現了自己的開闊和豁達的心境,激勵了讀者追求更高境界的勇氣。
“棲遲共取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dēng zhāng míng fǔ hǎi tíng
秋登張明府海亭
hǎi tíng qiū rì wàng, wěi qū jiàn jiāng shān.
海亭秋日望,委曲見江山。
rǎn hàn liáo tí bì, qīng hú yī jiě yán.
染翰聊題壁,傾壺一解顏。
gē féng péng zé lìng, guī shǎng gù yuán jiān.
歌逢彭澤令,歸賞故園間。
yǔ yì jiāng qín shǐ, qī chí gòng qǔ xián.
予亦將琴史,棲遲共取閑。
“棲遲共取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