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似六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王言似六經”全詩
面開天日表,書作虎龍形。
杞國憂方劇,華胥夢不醒。
萬年金匱在,遣訓炳丹青。
¤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缺題》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缺題》是明代作家李東陽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圣道通三極,
王言似六經。
面開天日表,
書作虎龍形。
杞國憂方劇,
華胥夢不醒。
萬年金匱在,
遣訓炳丹青。
詩意:
這首詩詞以寓言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政治狀況的思考和憂慮。詩中通過象征性的意象,揭示了國家的危機和王者的責任。
賞析:
這首詩詞的意境深邃,用寓言的手法隱喻了作者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擔憂。下面對每一句進行分析:
1. "圣道通三極":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統治者的期望,希望圣明的統治者能夠通達天地人三界的法則,以至善的道德治理國家。
2. "王言似六經":這句話暗指統治者的言論應該如同六經一樣具有崇高的道德和價值觀,能夠指導國家的發展。
3. "面開天日表":這里的"天日表"可以理解為日歷,表征著統治者應當公開透明地執政,以天下人為依歸。
4. "書作虎龍形":這句話通過虎和龍的形象,暗示統治者應該以威武和智慧的形象出現,執政有力。
5. "杞國憂方劇":這句話揭示了杞國的困境,暗指整個國家的危機和動蕩。
6. "華胥夢不醒":這里的"華胥"指的是神話中的仙境,"夢不醒"則暗指國家陷入了一種虛幻的狀態,無法從困境中醒來。
7. "萬年金匱在":這句話象征著國家的財富和珍寶,也可理解為國家的歷史和文化積淀。
8. "遣訓炳丹青":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希望通過教化和啟迪人民,讓國家重新煥發活力和輝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隱喻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作者對當時社會政治狀況的憂慮,并表達了他對統治者應有的品質和責任的期望。通過運用寓言的語言,使詩詞具有深遠的哲理意蘊,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性。
“王言似六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ē tí
缺題
shèng dào tōng sān jí, wáng yán shì liù jīng.
圣道通三極,王言似六經。
miàn kāi tiān rì biǎo, shū zuò hǔ lóng xíng.
面開天日表,書作虎龍形。
qǐ guó yōu fāng jù, huá xū mèng bù xǐng.
杞國憂方劇,華胥夢不醒。
wàn nián jīn kuì zài, qiǎn xùn bǐng dān qīng.
萬年金匱在,遣訓炳丹青。
¤
“王言似六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