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臨寒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火臨寒食”全詩
如何春月柳,猶憶歲寒松。
煙火臨寒食,笙歌達曙鐘。
喧喧斗雞道,行樂羨朋從。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李少府與楊九再來》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李少府與楊九再來》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中文譯文:
弱歲早登龍,今來喜再逢。
如何春月柳,猶憶歲寒松。
煙火臨寒食,笙歌達曙鐘。
喧喧斗雞道,行樂羨朋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李少府和楊九再次相聚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珍重和對歡聚的喜悅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柳樹和冬天的松樹來突出時間的流轉,表達了對歲月的記憶與感慨。描述了寒食節的氛圍,繁忙喧囂的雞道以及笙歌的歡樂,傳達出歡慶和享受生活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李少府和楊九再次相聚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歡聚的喜悅之情。詩人借春月柳和歲寒松來表達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記憶。煙火臨寒食、笙歌達曙鐘的描繪,給人一種節日的喧囂和熱鬧的感覺,傳達出歡慶和享受生活的心境。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將詩人的情感和場景描繪得生動而有力,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歡聚的珍重之情。
“煙火臨寒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shào fǔ yǔ yáng jiǔ zài lái
李少府與楊九再來
ruò suì zǎo dēng lóng, jīn lái xǐ zài féng.
弱歲早登龍,今來喜再逢。
rú hé chūn yuè liǔ, yóu yì suì hán sōng.
如何春月柳,猶憶歲寒松。
yān huǒ lín hán shí, shēng gē dá shǔ zhōng.
煙火臨寒食,笙歌達曙鐘。
xuān xuān dòu jī dào, xíng lè xiàn péng cóng.
喧喧斗雞道,行樂羨朋從。
“煙火臨寒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