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脈何曾獨效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地脈何曾獨效靈”全詩
要令天下消兵氣,爭說湘中聚德星。
舊雨三年精化碧,孤燈五夜眼常青。
書生自有平成量,地脈何曾獨效靈!
分類:
作者簡介(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謚文正,漢族,出生于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清朝戰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曾國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是清代曾國藩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山縣寒儒守一經,
出山姓字各芳馨。
要令天下消兵氣,
爭說湘中聚德星。
舊雨三年精化碧,
孤燈五夜眼常青。
書生自有平成量,
地脈何曾獨效靈!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何廉昉太守的贊嘆和感慨,以及對自身的思考。何廉昉太守是在寒冷的山縣中守護經書的賢士,他們各自以自己的姓氏和字號為榮。作者希望能夠消除天下的戰亂之氣,呼吁湘中地區的賢德之士齊聚一堂。過去的努力就像是三年的細雨滋潤,精心培養出了一片青翠;在孤燈照耀下,眼睛依然煥發著常青的光彩。作者認為作為一個讀書人,自己有著平和的心態和量度,但地脈的變化卻不受個人的力量所影響。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何廉昉太守和自身的思考。首先,作者對何廉昉太守的評價表達了對他高尚品質的贊嘆和敬意。太守在山縣寒冷的環境中守護經書,體現了他對學問的執著和堅守。其次,作者以湘中聚德星的形象來寄托對社會和平和安定的向往,希望賢德之士能夠集聚一堂,共同為國家作出貢獻。接著,通過舊雨三年精化碧和孤燈五夜眼常青的描寫,作者表達了自己對自身修養和堅持的自豪和自信。最后,作者提到地脈不受個人力量所影響,暗示了人的力量有限,人們應該順應自然規律而不是一味地期望個人的努力能夠改變一切。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對太守和自身的思考,表達了對高尚品質、社會和平以及人力有限的思考和思索,既有對現實的觸動,也有對人生的思考。
“地脈何曾獨效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lián fǎng tài shǒu gǎn huái shù shì shí liù shǒu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shān xiàn hán rú shǒu yī jīng, chū shān xìng zì gè fāng xīn.
山縣寒儒守一經,出山姓字各芳馨。
yào lìng tiān xià xiāo bīng qì, zhēng shuō xiāng zhōng jù dé xīng.
要令天下消兵氣,爭說湘中聚德星。
jiù yǔ sān nián jīng huà bì, gū dēng wǔ yè yǎn cháng qīng.
舊雨三年精化碧,孤燈五夜眼常青。
shū shēng zì yǒu píng chéng liàng, dì mài hé zēng dú xiào líng!
書生自有平成量,地脈何曾獨效靈!
“地脈何曾獨效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