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繞山阿出澗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繞山阿出澗流”全詩
門掩落花春自晚,畫檐時聽鳥聲幽。
分類:
《秀峰院》鮑承議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秀峰院》是一首宋代詩詞,由鮑承議所作。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秀峰院
平坦的田野上,千頃綠濃密的秧苗,
水流繞過山坡,從峽谷中流出。
院門關上,落花覆蓋,春天自然暮色降臨,
畫檐下,時常傾聽鳥鳴,幽靜而悠遠。
詩意:
《秀峰院》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宋代鄉村景觀的美麗和寧靜。詩中描述了一片平坦的田野,茂盛的秧苗在其中生長,清澈的水流繞過山坡,形成了一幅宜人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院門被關上,落花覆蓋的場景,表達了春天的漸漸消逝,夜幕即將降臨的感覺。而在這樣靜謐的環境中,詩人時常聆聽著鳥鳴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幽靜和悠遠之美。
賞析:
《秀峰院》以其簡潔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宋代田園鄉村的寧靜景象。詩中所描繪的平田、綠秧、山阿和澗流,構成了一幅富有生機和和諧的鄉村畫卷。詩人選擇了春天這個季節,通過描述院門掩上,落花飄灑的情景,表達了歲月流轉不息,春天即將消逝的暮色。而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時常傾聽鳥鳴聲,進一步增添了詩意的寧靜與幽深之感。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傳遞了一種寧靜、和諧、自然的美感。同時,詩人以自然景觀為背景,借助季節變遷和環境氛圍的變化,凸顯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無常。這種抒發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是宋代田園詩的典型特征之一。
總體而言,《秀峰院》通過以自然景色為基礎的描寫,展現了一種寧靜、悠遠的田園氛圍,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人生的脆弱。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人文關懷的內涵。
“水繞山阿出澗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ù fēng yuàn
秀峰院
píng tián qiān qǐng lǜ yāng chóu, shuǐ rào shān ā chū jiàn liú.
平田千頃綠秧稠,水繞山阿出澗流。
mén yǎn luò huā chūn zì wǎn, huà yán shí tīng niǎo shēng yōu.
門掩落花春自晚,畫檐時聽鳥聲幽。
“水繞山阿出澗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