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尊惜解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馀尊惜解酲”全詩
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
納涼風颯至,逃暑日將傾。
便就南亭里,馀尊惜解酲。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一作張七及辛大見訪)》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
山公能飲酒,居士好彈箏。
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
納涼風颯至,逃暑日將傾。
便就南亭里,馀尊惜解酲。
中文譯文:
張七和辛大來南亭醉酒作詩
山中隱士善飲酒,居士喜歡彈琴。
在這世外之地相交,已融入這山林之中。
涼風漸漸吹來,逃避酷暑的日子即將結束。
我們就在南亭里,珍惜剩余的酒,暢談豪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張七和辛大在南亭相聚飲酒、作詩的情景。張七是一個山中隱士,以善飲酒聞名,而辛大是一個居士,擅長彈琴。兩人在這個世外之地相識,已經成為了山林的好友。當秋天的涼風吹來,夏日的炎熱漸漸結束時,他們選擇在南亭相聚,享受剩余的美酒,暢談豪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山中隱士和居士在南亭相聚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以山公和居士的形象展示了兩個不同身份的人在山林間的友誼。詩中的南亭是一個山中清涼的地方,正是因為這樣的環境,才讓他們能夠逃離塵世的喧囂,享受酒和音樂帶來的愉悅。整首詩節奏明快,語言簡練,給人以愉悅的感受。詩中情感真摯,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自然和友誼的熱愛和珍視。
“馀尊惜解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qī jí xīn dà jiàn xún nán tíng zuì zuò yī zuò zhāng qī jí xīn dà jiàn fǎng
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一作張七及辛大見訪)
shān gōng néng yǐn jiǔ, jū shì hǎo dàn zhēng.
山公能飲酒,居士好彈箏。
shì wài jiāo chū dé, lín zhōng qì yǐ bìng.
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
nà liáng fēng sà zhì, táo shǔ rì jiāng qīng.
納涼風颯至,逃暑日將傾。
biàn jiù nán tíng lǐ, yú zūn xī jiě chéng.
便就南亭里,馀尊惜解酲。
“馀尊惜解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