酲怎么讀 酲的意思

漢字 | 酲 |
---|---|
讀音 |
|
注音 | ㄔㄥˊ |
部首 | [酉] 酉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7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172 |
其它編碼 | 五筆:sgkg 倉頡:mwrmg 鄭碼:fdjc 四角:16614 |
筆順編碼 | 12535112511121 |
筆順筆畫 | 一丨フノフ一一丨フ一一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橫折 撇 豎折/豎彎 橫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橫 |
酲字的意思
形容醉后神志不清。
酲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酲
chéng ㄔㄥˊ
病酒,酒醉后引起的病態。《説文?酉部》:“酲,病酒也。”王筠釋例:“夫人之醉不以為病也,當其既覺,則頭目不清,心神昏眊,夫而後病其醉也。”《詩?小雅?節南山》:“憂心如酲,誰秉國成?”《文選?張衡〈南都賦〉》:“其甘不爽,醉而不酲。”張鋭注:“言甘不傷其口,醉不病其身。”《世説新語?任誕》:“一飲一斛,五斗解酲。”清魏源《觀物吟十首》之五:“曉窗忽聽流鶯嬌,午夜宿酲猶未消。” 酒醒;清醒。《説文?酉部》:“酲,醉而覺也。”段玉裁注:“許無醒字,醉中有所覺悟即是醒也,故酲足以兼之,《字林》始有醒字。”清譚嗣同《仁學》:“霧豁天醒,霾斂氣蘇。” 酒醉不醒。《玉篇?酉部》:“酲,醉未覺也。”《字彙?酉部》:“酲,酒未醒。”《晏子春秋?內篇諫上三》:“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後發。”蘇輿注:“言醉寢三日而後起也。”唐皇甫湜《吉州刺史廳壁記》:“召詰其官,皆眊然如酲。”清戴名世《再上韓宗伯書》:“恍然如寐之方覺,如醒之忽醒。” 煩病。清王念孫《廣雅疏證?釋言》:“煩病亦謂之醒……枚乘云‘噓唏煩醒’,是酲為煩病也。”《管子?地員》:“寡有疥騒,終無痟醒。” 飽。《文選漲衡〈西京賦〉》:“於是衆變盡,心酲醉,盤樂極,悵懷萃。”李善注引薛綜曰:“酲,飽也……於是游戲畢,心飽於悅樂,悵然思念,所當復至也。” 長。《廣雅?釋言》:“酲,長也。”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鼎部》:“酲,叚借為長……酲,長雙聲。” 量詞。《新編五代史平話?晉史》:“酒一百醒,羊三百口,牛二百頭。”英語 hangover; uncomfortable
法語 ivre,saoul,éméché
酲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酲 chéng
〈名〉
(1) (形聲。從酉( yǒu),呈聲。“酉”,意思是酒。本義:酒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覺)
(2) 同本義 [hangover]
酲,病酒也。——《說文》
憂心如酲。——《詩·小雅·節南山》
嗅之則使人狂酲。——《莊子·人間世》
罔然若酲。——張衡《東京賦》
(3) 又如:酲困(酒后困疲如病);酲酲(酒醉昏沉的樣子)
(4) 煩病 [dysphoria]
噓唏煩酲。——枚乘《七發》
酲煩兮海鳥欲飛而無羽翼。——章炳麟《鄒容畫像贊》
詞性變化
◎ 酲 chéng
〈形〉
(1) 酒醒;清醒 [lucid]
酲,一曰醉而覺也。——《說文》
酲,醉解也。——《字林》
其甘不爽,醉而不酲…——《文選·張衡·南都賦》
(2) 酒醉不醒的 [unconscious]
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后發。——《晏子春秋》
◎ 酲 chéng
〈量〉
酒的量詞。同“埕”。酒甕 [wine urn]。如:犒酒一百酲
酲字的辭典解釋
飲酒后身體不舒服,或酒后神智不清的樣子。《說文解字·酉部》:「酲,病酒也。」《文選·張衡·南都賦》:「其甘不爽,醉而不酲。」
動大醉,失去知覺。《玉篇·酉部》:「酲,醉未覺也。」《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后發。」
康熙字典解釋
酲【酉集下】【酉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直貞切《集韻》《韻會》馳貞切《正韻》時貞切,??音呈。《說文》病酒也。一曰醉而覺也。《玉篇》醉未覺也。《詩·小雅》憂心如酲。《傳》病酒曰酲。《前漢·禮樂志》泰尊柘漿析朝酲。《註》應劭曰:酲,病也。析,解也。言柘漿可以解朝酲也。《張衡·南都賦》其甘不爽,醉而不酲。
又《博雅》酲,長也。
又《集韻》癡貞切,音檉。病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酲【卷十四】【酉部】
病酒也。一曰醉而覺也。從酉呈聲。直貞切
說文解字注
(酲)病酒也。小雅。憂心如酲。傳曰。病酒曰酲。一曰醉而覺也。節南山正義引說文無一曰二字。葢有者爲是。許無醒字。醉中有所覺悟卽是醒也。故酲足以兼之。字林始有醒字。云酒解也。見衆經音義。葢義之岐出。字之曰增。多類此。從酉。呈聲。直貞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