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無忌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了無忌諱”全詩
不曾殺生,了無忌諱。
傳言送語當風流,拈得口兮失卻鼻。
分類:
《頌古三十一首》釋安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三十一首》是宋代釋安永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因一事,不長一智。
不曾殺生,了無忌諱。
傳言送語當風流,拈得口兮失卻鼻。
詩意:
這首詩詞反映了作者對修身養性、遵循道德準則的思考和感悟。詩中表達了幾個重要的主題,包括不因一件事情而停止思考和進步,不曾殺生以及不抱有任何禁忌。作者認為,傳言和謠言可以隨風而去,但言辭應當優雅動人,不可莽撞輕率,因為一旦說出口,就無法收回。
賞析:
這首詩詞的篇幅雖短,但表達了深刻的思想。作者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一種修身養性、恪守道德的重要性。首句“不因一事,不長一智”強調了人們在面對事情時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應該通過思考和反思來獲得智慧和成長。這句話提醒人們不要因為一時的得失而失去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和理解。
接下來的兩句“不曾殺生,了無忌諱”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倫理道德的尊重。殺生被視為違背倫理準則的行為,作者強調自己沒有殺生的念頭,以此來表達他對生命的珍視與保護,并堅決遵循道德規范。
最后兩句“傳言送語當風流,拈得口兮失卻鼻”則提醒人們在言辭之間要慎重選擇。傳言和謠言可以隨風傳播,但是真實動人的言辭應該被珍視,言辭的質量應該優雅而有力。作者通過“拈得口兮失卻鼻”的描寫,形象地表達了一旦言辭不當,將會失去別人的尊重和認同。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旨在提醒人們在生活中保持謹慎和明智,注重道德修養,慎重選擇言辭。通過簡練而深刻的語言,作者傳達了他對人生價值觀的思考和見解。
“了無忌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sān shí yī shǒu
頌古三十一首
bù yīn yī shì, bù zhǎng yī zhì.
不因一事,不長一智。
bù céng shā shēng, liǎo wú jì huì.
不曾殺生,了無忌諱。
chuán yán sòng yǔ dāng fēng liú, niān dé kǒu xī shī què bí.
傳言送語當風流,拈得口兮失卻鼻。
“了無忌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