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懷垂絕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追懷垂絕語”全詩
泉甘不出戶,客醉豈無神。
報國心長在,知恩志未伸。
追懷垂絕語,空有淚盈巾。
分類:
《鄒公挽辭二首》楊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鄒公挽辭二首》是宋代楊時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伏青蒲上,三年瘴海濱。
泉甘不出戶,客醉豈無神。
報國心長在,知恩志未伸。
追懷垂絕語,空有淚盈巾。
中文譯文:
我曾伏在青蒲之上,度過了三年的瘴癘之濱。
清泉甘美卻無法出戶,客人在醉鄉豈能無所觸動。
我心懷報國之志長存,但對恩情的回報志向尚未實現。
思念曾經絕望的言辭,眼淚只在巾幗之間盈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楊時對鄒公的離世而感到悲痛和思念之情。鄒公可能是楊時所仰慕和尊敬的人物,他的死讓楊時感到沉痛。詩中描繪了一種凄涼的景象,作者曾經在青蒲之上伏臥,度過了三年瘴癘之地的艱難歲月。盡管周圍的環境惡劣,但仍然有一股清泉流淌,代表著作者內心的清澈與甘美。然而,這股清泉卻無法走出戶外,無法與外界相通,象征著作者的才華和志向受到了限制和束縛。客人們在歡飲之中陶醉,但他們是否能理解其中的真諦和深意呢?作者在這里表達了自己對于客人們對于鄒公離世的反應的無奈和不滿。
整首詩詞流露出作者對國家的報效之心和對鄒公的感激之情。他表達了自己一直懷揣著為國家做貢獻的志向,但至今仍未能實現。對鄒公的感激之情也在詩中體現,作者追憶起鄒公生前的言辭,思念他曾經給予的指導和教誨。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悲傷,他的眼淚流不盡,只能用巾幗來擦拭,意味著他的悲傷無法抑制。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個人情感的抒發,展現了作者對于鄒公的深深思念和對國家事業的熱忱。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個人才華和志向受到了限制,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從而產生了一種悲憤之情。整首詩詞以悲涼之感貫穿始終,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苦悶和無奈。
“追懷垂絕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ōu gōng wǎn cí èr shǒu
鄒公挽辭二首
yī fú qīng pú shàng, sān nián zhàng hǎi bīn.
一伏青蒲上,三年瘴海濱。
quán gān bù chū hù, kè zuì qǐ wú shén.
泉甘不出戶,客醉豈無神。
bào guó xīn zhǎng zài, zhī ēn zhì wèi shēn.
報國心長在,知恩志未伸。
zhuī huái chuí jué yǔ, kōng yǒu lèi yíng jīn.
追懷垂絕語,空有淚盈巾。
“追懷垂絕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