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防寒已及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發防寒已及肩”全詩
瓦鼎野蔬將獻供,地壚松火漸無煙。
青山覆雪重開面,白發防寒已及肩。
幸作太平云臥客,焚香朝暮祝堯年。
¤
分類:
《山居》憨山大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山居》是明代憨山大師創作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居
三冬擁衲坐枯禪,
喜見春光最可憐。
瓦鼎野蔬將獻供,
地壚松火漸無煙。
青山覆雪重開面,
白發防寒已及肩。
幸作太平云臥客,
焚香朝暮祝堯年。
中文譯文:
在山居中
三個冬天中,我擁衲坐在干燥的禪室里,
喜歡看到春光,但最令人憐憫。
用瓦鼎烹煮野蔬,將它們奉獻為供品,
地上的壚子上的松柴火漸漸熄滅,沒有煙霧了。
青山被白雪覆蓋,再次顯露面容,
我的白發防寒已經長到了肩膀。
幸運的是,我成為太平時期的云臥客,
每天早晚焚香祝福著堯年。
詩意和賞析:
《山居》這首詩描繪了憨山大師在山居中度過冬天的生活情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一種深邃的禪境和寧靜的生活態度。
詩的開頭,作者描述自己在三個冬天中,坐在干燥的禪室里,穿著擁衲(僧袍)來修習禪定。這里通過對冬天的描寫,凸顯了禪修者在嚴寒的冬天仍堅持修行的堅韌和決心。
接著,作者表達了對春天的渴望,稱其為"春光",但又稱其為"最可憐",這里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對自然變化的感慨。這種對春天的向往,也可以理解為對更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第四句描繪了作者的日常生活,他烹煮野蔬,將其奉獻為供品,這顯示了他的簡樸生活和虔誠的修行態度。同時,地上的壚子上的松柴火漸漸熄滅,沒有煙霧了,這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物質世界的超脫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
接下來,作者描繪了山中的冬景,青山被白雪覆蓋,但在春天的到來后,山的面容又重新展現出來。這種自然景觀的描繪,暗示了事物的變化和循環,也可以理解為對生命的流轉和無常的思考。
最后兩句,作者自稱為"太平云臥客",意味著他在太平盛世中安居樂業,享受祥和安寧的生活。他每天早晚焚香祝福著堯年,表達了對社會的祝福和對太平盛世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山居生活的描繪,展現了禪修者的內心世界和對自然、生活的深刻思考。作者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冬天、春天和自然景觀的感悟,同時展現了對簡樸生活和內心寧靜的追求。這首詩詞給人一種寧靜、深遠的感覺,引發人們對生命意義和人生境界的思考。
“白發防寒已及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山居
sān dōng yōng nà zuò kū chán, xǐ jiàn chūn guāng zuì kě lián.
三冬擁衲坐枯禪,喜見春光最可憐。
wǎ dǐng yě shū jiāng xiàn gōng, dì lú sōng huǒ jiàn wú yān.
瓦鼎野蔬將獻供,地壚松火漸無煙。
qīng shān fù xuě chóng kāi miàn, bái fà fáng hán yǐ jí jiān.
青山覆雪重開面,白發防寒已及肩。
xìng zuò tài píng yún wò kè, fén xiāng zhāo mù zhù yáo nián.
幸作太平云臥客,焚香朝暮祝堯年。
¤
“白發防寒已及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