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覺寒銷竹葉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頓覺寒銷竹葉杯”全詩
帳里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除夜有懷》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除夜有懷》
五更鐘漏欲相催,
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里殘燈才去焰,
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
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
相思那得夢魂來。
詩詞的中文譯文:
到了五更,鐘聲與漏聲催促不停,
四時的氣候來回交替。
蝕在帳子里的殘燈剛剛熄滅,
爐中的香氣已經燒成灰燼。
逐漸看到春天逼近,芙蓉花兒探頭出來凋零,
突然感到寒氣消散,竹葉杯中的酒似乎干了。
守歲的家家戶戶都應該還沒入睡,
思念之情怎能引來夢魂。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詩人以除夕夜為背景,表達了人們在這個特殊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孤獨與思念。詩中通過描繪佳節前后的景象,表現了時間的流轉和物事的更替,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詩人以寂寞的感受和對親情的思念,表達了對家人和親朋好友的牽掛和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樸素的語言、真實的情感,寫出了人們在除夕夜對家人和親友的思念和牽掛。詩人通過對具體物象的描繪,如鐘聲、漏聲、燈火和香氣等,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除夕夜的特殊氛圍和情緒。整首詩情感真摯,文字簡練,給人一種深深的思念之情。在新年佳節來臨之際,它也提醒人們要珍惜親情,重視身邊的人,傳遞溫暖和關愛。
“頓覺寒銷竹葉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ú yè yǒu huái
除夜有懷
wǔ gēng zhōng lòu yù xiāng cuī, sì qì tuī qiān wǎng fù huí.
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
zhàng lǐ cán dēng cái qù yàn,
帳里殘燈才去焰,
lú zhōng xiāng qì jǐn chéng huī.
爐中香氣盡成灰。
jiàn kàn chūn bī fú róng zhěn, dùn jué hán xiāo zhú yè bēi.
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shǒu suì jiā jiā yīng wèi wò, xiāng sī nà de mèng hún lái.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
“頓覺寒銷竹葉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