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枝只帶湘靈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滿枝只帶湘靈點”全詩
高堂清夢已冥冥。
滿枝只帶湘靈點,一曲空聽秦鳳鳴。
天莫問,物多情。
此君瀟灑若平生。
風聲月色來亭榭,老淚年來濕幾
分類: 鷓鴣天
作者簡介(高明)
高明(約1305~約1371) 元代戲曲家。字則誠,號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業于縣人黃溍時,成古典名劇《琵琶記》。元代戲曲作家。瑞安屬古永嘉郡,永嘉亦稱東嘉,故后人稱他為高東嘉。他的長輩、兄弟均能詩擅文。他曾從名儒黃□游,黃為官清廉,并以至孝見稱。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師影響頗深。明代萬歷刻本《琵琶記》插圖高明青年時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進士,歷任處州錄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職。高明為官清明練達,曾審理四明冤獄,郡中稱為神明。他能關心民間疾苦,不屈權勢,受到治下百姓愛戴,處州期滿離任時,百姓曾為他立碑。
《鷓鴣天 題顧氏景筠堂 明詞綜卷一》高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鷓鴣天 題顧氏景筠堂 明詞綜卷一》是元代詩人高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玉參差傍短楹,
高堂清夢已冥冥。
滿枝只帶湘靈點,
一曲空聽秦鳳鳴。
天莫問,物多情。
此君瀟灑若平生。
風聲月色來亭榭,
老淚年來濕幾。
中文譯文:
翠綠的花瓣參差錯落,靠近矮柱。
高樓內的人已沉浸在寧靜的夢境中。
滿枝上只帶著湘靈的微光,
一曲空空地聽聞秦鳳的鳴叫。
請不要問天,物是多情的。
這位君子一直以來都豪邁自如。
風聲和月色來到亭榭之間,
多少年來,老淚已經濕潤了幾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綠玉和湘靈是指花朵,代表生命的短暫和芳華的流逝。高堂的清夢和秦鳳的鳴叫暗示了寧靜和美好的時光已經過去,只剩下回憶和遺憾。
詩中的"天莫問,物多情"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事的思考。作者認為自然界的萬物都有自己的情感,而人類也是情感豐富的存在,不可藐視。
詩的最后兩句"風聲月色來亭榭,老淚年來濕幾"表現了歲月的變遷和作者的感傷。風聲和月色的變化預示著時間的流逝,而作者眼中的老淚則是年華的痕跡,顯示了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哀傷。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轉、生命短暫以及人生的悲喜之情。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詩人喚起讀者對時光流逝和珍惜生命的思考。
“滿枝只帶湘靈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 gū tiān tí gù shì jǐng yún táng míng cí zōng juǎn yī
鷓鴣天 題顧氏景筠堂 明詞綜卷一
lǜ yù cēn cī bàng duǎn yíng.
綠玉參差傍短楹。
gāo táng qīng mèng yǐ míng míng.
高堂清夢已冥冥。
mǎn zhī zhǐ dài xiāng líng diǎn, yī qǔ kōng tīng qín fèng míng.
滿枝只帶湘靈點,一曲空聽秦鳳鳴。
tiān mò wèn, wù duō qíng.
天莫問,物多情。
cǐ jūn xiāo sǎ ruò píng shēng.
此君瀟灑若平生。
fēng shēng yuè sè lái tíng xiè, lǎo lèi nián lái shī jǐ
風聲月色來亭榭,老淚年來濕幾
“滿枝只帶湘靈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