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瘦何妨惟卻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清瘦何妨惟卻俗”全詩
參天引風挺蒼玉,匝地印月篩黃金。
清瘦何妨惟卻俗,凈掃胸中塵萬斛。
何當裁制十二個,吹作來儀鳳凰曲。
分類:
作者簡介(謝枋得)

謝枋得(1226~1289年):南宋進士,江西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擔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通“六經”,淹貫百家,帶領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書林十景詩》謝枋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林十景詩》是一首宋代謝枋得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攜帶鋤頭破開南山的云,
種植竹子修建高聳入云的林園。
高聳入云的竹子引來清風,
在地面上印出月亮的影子,好似過濾黃金。
苗條清瘦的身材并不妨礙脫離庸俗,
心中一片清凈,如同清掃萬斛的塵埃。
何時能打造出十二個景觀,
吹奏成迎接儀式的鳳凰樂曲呢?
詩意:
《書林十景詩》以描繪“書林”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理想境地的向往和追求。詩中通過描繪南山云霧被破開、種植竹子、引來清風的景象,表現了作者對清新自然環境的向往和對精神凈化的渴望。同時,通過描述竹子在地面上投下月亮的倒影,象征著這個林園的美好景色,好似過濾出上等的黃金般珍貴。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希望能夠創造出更多美麗的景觀,為人們帶來歡樂和美好。
賞析:
《書林十景詩》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示了一個理想的林園景觀。詩中的南山云霧、竹子和清風等元素,形成了一幅清新宜人、靜謐美麗的畫面。同時,詩中的意象也蘊含著深刻的寓意。云霧被破開象征著追求真理和超越現實的勇氣;種植竹子表達了修身養性和追求清新自然的心境;清風引來的涼爽和竹影中的月亮倒影,象征著內心的寧靜和純凈。通過這些描寫,詩詞傳達了作者對心靈凈化和追求美好的向往。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的希望和愿景。他希望能夠創造出更多美麗的景觀,給人們帶來歡樂和美好。這種愿景也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和人生的積極態度,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創作,能夠為世界帶來美的享受和啟迪。
總的來說,謝枋得的《書林十景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意象的表達,營造出了一種清新宜人的理想景象,表達了對美好生活和精神境界的追求。這首詩詞既是對自然美的贊美,也是對人類理想追求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清瘦何妨惟卻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lín shí jǐng shī
書林十景詩
xié chú záo pò nán shān yún, zhǒng lái xiū zhú líng qīng míng.
攜鋤鑿破南山云,種來修竹凌青冥。
cān tiān yǐn fēng tǐng cāng yù, zā dì yìn yuè shāi huáng jīn.
參天引風挺蒼玉,匝地印月篩黃金。
qīng shòu hé fáng wéi què sú, jìng sǎo xiōng zhōng chén wàn hú.
清瘦何妨惟卻俗,凈掃胸中塵萬斛。
hé dāng cái zhì shí èr gè, chuī zuò lái yí fèng huáng qū.
何當裁制十二個,吹作來儀鳳凰曲。
“清瘦何妨惟卻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