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朝海氣汎扶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朝海氣汎扶桑”全詩
俯窺毛悚超宇宙,仰捫手得探星辰。
斜陽墮塊硃砂魄,暮霞幾縷胭脂色。
來朝海氣汎扶桑,擁出金輪光赫赫。
分類:
作者簡介(謝枋得)

謝枋得(1226~1289年):南宋進士,江西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擔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通“六經”,淹貫百家,帶領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書林十景詩》謝枋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林十景詩》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謝枋得。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路盤屈曲蛇行驚,
嶺危崒嵂龜紋真。
俯窺毛悚超宇宙,
仰捫手得探星辰。
斜陽墮塊硃砂魄,
暮霞幾縷胭脂色。
來朝海氣汎扶桑,
擁出金輪光赫赫。
譯文:
彎曲的道路蜿蜒而行,使人驚嘆;
險峻的山嶺上,紋理如龜的皮膚那般真實。
低頭窺視,令人心悸,超越宇宙的遼闊;
抬頭探索,伸手可觸,尋找星辰的奧秘。
夕陽斜斜地落下,留下一塊紅色的砂魂;
暮霞中飄散幾縷胭脂般的色彩。
朝向東方,海洋的氣息漂浮著扶桑;
金輪映出耀眼的光芒,熠熠生輝。
詩意和賞析:
《書林十景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對山水的感悟和對宇宙的探索。詩中的“路盤屈曲蛇行驚”形容道路蜿蜒曲折,給人帶來驚喜和意外。嶺上的山峰險峻,紋理如龜背般真實,展示了自然界的壯麗和細膩。
詩人用“俯窺毛悚超宇宙,仰捫手得探星辰”表達了對宇宙的向往和探索的精神。詩中的“毛悚”形容心悸,暗示了人們對宇宙浩渺無邊的敬畏之情。通過低頭俯瞰,詩人試圖超越個人的局限,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詩詞的后半部分以夕陽和暮霞為景,描繪了自然的美麗景色。“斜陽墮塊硃砂魄”形象地描繪了夕陽的景象,落下的斜陽如同一塊紅色的砂魂。暮霞中的胭脂般色彩給人以溫暖和美好的感受。
最后兩句“來朝海氣汎扶桑,擁出金輪光赫赫”描繪了東方的海洋和旭日的壯麗景象。海洋散發著扶桑的氣息,金輪的光芒耀眼奪目,表達了東方文化的輝煌和光明。
整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宇宙的探索。同時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對山水的審美追求和對東方文化的推崇。
“來朝海氣汎扶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lín shí jǐng shī
書林十景詩
lù pán qū qǔ shé xíng jīng, lǐng wēi zú lǜ guī wén zhēn.
路盤屈曲蛇行驚,嶺危崒嵂龜紋真。
fǔ kuī máo sǒng chāo yǔ zhòu, yǎng mén shǒu dé tàn xīng chén.
俯窺毛悚超宇宙,仰捫手得探星辰。
xié yáng duò kuài zhū shā pò, mù xiá jǐ lǚ yān zhī sè.
斜陽墮塊硃砂魄,暮霞幾縷胭脂色。
lái zhāo hǎi qì fàn fú sāng, yōng chū jīn lún guāng hè hè.
來朝海氣汎扶桑,擁出金輪光赫赫。
“來朝海氣汎扶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