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斜市潰夜喧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斜市潰夜喧息”全詩
日斜市潰夜喧息,月來云靜天無疵。
水劫金蟇形不術,常生玉兔藥常搗。
可憐滄海幾桑田,照耀古今人盡老。
分類:
作者簡介(謝枋得)

謝枋得(1226~1289年):南宋進士,江西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擔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通“六經”,淹貫百家,帶領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書林十景詩》謝枋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林十景詩》是宋代謝枋得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書林的十個景點,并通過景點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滄桑和文化傳承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長虹跨陸登云衢,
會同海宇皆車書。
日斜市潰夜喧息,
月來云靜天無疵。
水劫金蟇形不術,
常生玉兔藥常搗。
可憐滄海幾桑田,
照耀古今人盡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書林為背景,通過描繪書林的十個景點,表達了對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的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了"長虹跨陸登云衢",意味著書林的聲望和地位超越了一般的文化機構,吸引了遠方的游客前來。"會同海宇皆車書"表明這里匯聚了各地的學者和文化交流,書籍的流通使得知識傳播無邊界。
接著,詩人描繪了白天和夜晚的景象。"日斜市潰夜喧息"表明白天時書林熙熙攘攘,人們熱鬧地交流學問;而"月來云靜天無疵"則形容夜晚書林寧靜肅穆,仿佛天空無一瑕疵。
詩中還出現了水和金蟾、玉兔的意象。"水劫金蟇形不術"指的是洪水來襲,金蟾無法保持原狀,象征著歷史的浩劫和變遷;而"常生玉兔藥常搗"則顯示了書林中人們對文化的堅持和不斷研究,玉兔象征著文化的永恒和延續。
最后兩句"可憐滄海幾桑田,照耀古今人盡老"表達了對歷史的感慨和詠史之情。滄海代表了歷史的變遷,幾經桑田;而書林的光輝照耀著古今的人們,使他們都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變老。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書林為背景,通過對十個景點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歷史滄桑和文化傳承的思考,強調了書林作為文化交流的中心地位,以及對知識和文化的堅守和傳承的重要性。
“日斜市潰夜喧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lín shí jǐng shī
書林十景詩
cháng hóng kuà lù dēng yún qú, huì tóng hǎi yǔ jiē chē shū.
長虹跨陸登云衢,會同海宇皆車書。
rì xié shì kuì yè xuān xī, yuè lái yún jìng tiān wú cī.
日斜市潰夜喧息,月來云靜天無疵。
shuǐ jié jīn má xíng bù shù, cháng shēng yù tù yào cháng dǎo.
水劫金蟇形不術,常生玉兔藥常搗。
kě lián cāng hǎi jǐ sāng tián, zhào yào gǔ jīn rén jǐn lǎo.
可憐滄海幾桑田,照耀古今人盡老。
“日斜市潰夜喧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