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巋然風雨不能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巋然風雨不能摧”全詩
人新人古懷斯閣,春去春來付一杯。
游興漫隨流水去,衰眸長對好山開。
銷凝往事憑欄久,杜宇一聲煙際催。
分類:
作者簡介(徐元杰)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號梅野,上饒縣八都黃塘人,自幼聰慧,才思敏捷。早從朱熹門人陳文蔚 學,后師事真德秀。理宗紹定五年(1232)進士,調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嘉熙二年(1238),召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淳祐元年(1241),知南劍州。丁母憂去官,服除,授侍左郎官,遷將作監。三年,丞相史嵩之服父喪未滿,有詔起復,元杰適輪對,力沮成命,遷兼給事中、國子祭酒、權中書舍人。五年,中毒暴卒(《全宋詞》小傳),傳為嵩之下毒。官至工部侍郎,謚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諒刊于興化,已佚。清四車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楳埜集》十二卷。事見本集卷首趙汝騰序、卷末徐直諒跋,《宋史》卷四二四有傳。元杰自幼穎悟,讀書過目不忘,為文落筆輒得奇語。師學朱熹。南宋紹定五年進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給事中國子祭酒,擢中書舍人。為官"遠聲色,節情欲","直聲聞于朝"。杜范入相,徐元杰上書言事,慷慨陳詞,力主排外患,修內政,保境安民。當時朝政洶洶,奸佞用事。淳右六年四月杜范死,六月徐元杰指爪忽裂,暴疾而亡。三學諸生,伏闕請愿,指系奸人毒害,御旨交大理寺審理,事竟不白。著有《梅野集》十二卷,傳于世。
《次韻何陸二別駕同游靈山閣三首》徐元杰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何陸二別駕同游靈山閣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徐元杰
彼美前修亦偉哉,
巋然風雨不能摧。
人新人古懷斯閣,
春去春來付一杯。
游興漫隨流水去,
衰眸長對好山開。
銷凝往事憑欄久,
杜宇一聲煙際催。
中文譯文:
那美麗的前修者也是偉大的,
高聳挺拔,風雨無法摧毀。
人們新舊之情寄托于這座閣樓,
春去春來,都付與了一杯酒。
游興隨著流水漫無邊際地流去,
衰老的眼眸長時間凝望著美麗的山峰。
銷凝往事,倚欄久久地沉思,
杜宇一聲喚起了煙云間的歸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徐元杰以次韻何陸二別駕同游靈山閣為題所作。詩人通過描繪靈山閣的景色和情感表達了對歷史的懷念、對自然的贊美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的開頭,詩人稱頌了那些美麗的前修者,他們的修行和品德令人敬佩,即使面對風雨依然屹立不倒,展現出堅強不屈的品質。
接著,詩人表達了人們對過去和現在的情感寄托于靈山閣,將他們的感慨與對美酒的享受相結合。春天離去,又回來,每一次都與友人共同分享一杯美酒,象征著對友誼和時光的珍視。
詩人以流水的形象來描繪游興,意味著歡樂和自由的心境。他的眼眸雖已衰老,但依然長時間凝望著美麗的山峰,這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兩句詩,詩人以銷凝往事、倚欄久久地沉思來表達對過往時光的思考和回憶。杜宇一聲鳴叫,喚起了詩人對歸期的思念,煙云間的歸期仿佛無法預知,給人以無限遐想。
整首詩以清新婉約的語言,通過對靈山閣景色的描繪和對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友誼和時光流轉的獨特感悟,給人以深思和賞識之情。
“巋然風雨不能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é lù èr bié jià tóng yóu líng shān gé sān shǒu
次韻何陸二別駕同游靈山閣三首
bǐ měi qián xiū yì wěi zāi, kuī rán fēng yǔ bù néng cuī.
彼美前修亦偉哉,巋然風雨不能摧。
rén xīn rén gǔ huái sī gé, chūn qù chūn lái fù yī bēi.
人新人古懷斯閣,春去春來付一杯。
yóu xìng màn suí liú shuǐ qù, shuāi móu zhǎng duì hǎo shān kāi.
游興漫隨流水去,衰眸長對好山開。
xiāo níng wǎng shì píng lán jiǔ, dù yǔ yī shēng yān jì cuī.
銷凝往事憑欄久,杜宇一聲煙際催。
“巋然風雨不能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