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春去幾多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春去幾多時”全詩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分類:
《書事》葉采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書事》
朝代:宋代
作者:葉采
雙雙瓦雀行書案,
點點楊花入硯池。
閒坐小窗讀周易,
不知春去幾多時。
中文譯文:
兩只瓦雀在行書的案上來回跳躍,
點點楊花飄落進硯池。
我靜坐在小窗前讀著《周易》,
不知道春天已經過去了多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安靜的書房景象。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書房內的一些細節,同時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首先,葉采提到了兩只瓦雀在書案上行走,這種描寫方式給人一種清靜和寧謐的感覺。瓦雀是一種小鳥,它們在書案上的活動象征著書房內的靜謐氛圍。
接著,詩中提到了點點楊花入硯池,硯池是用來沾墨的容器。楊花的輕盈和飄落象征著春天的到來。這里通過楊花入硯池的描寫,傳達了春天的氣息已經滲入到書房中,給整個環境帶來了一絲生機和活力。
然后,作者描述了自己靜坐在小窗前讀《周易》。這顯示了作者對古代經典文化的熱愛和追求。讀《周易》是一種修身養性的行為,也表明了作者對內心世界的關注和探索。
最后兩句“不知春去幾多時”,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無奈和感慨。作者在靜靜地讀書,卻不知不覺中春天已經離去,時間如流水般匆匆而過。這句話透露出對時光逝去的無奈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引發人們對時間和生命的珍惜和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意境,展現了一個安靜的書房景象,并通過對時間的感慨,引發人們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它傳遞了思索和沉思的氛圍,啟發人們反思自身的生活狀態和對時間的珍惜。
“不知春去幾多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shì
書事
shuāng shuāng wǎ què xíng shū àn, diǎn diǎn yáng huā rù yàn chí.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xián zuò xiǎo chuāng dú zhōu yì, bù zhī chūn qù jǐ duō shí.
閒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不知春去幾多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