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余封禪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惟余封禪事”全詩
恩波同海浸,刑網比天疏。
屢有搜賢詔,曾無諫獵書。
惟余封禪事,應恨缺蒲車。
分類:
《仁宗皇帝挽詩十首》文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仁宗皇帝挽詩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文同
徇速承王后,聰明復辟初。
恩波同海浸,刑網比天疏。
屢有搜賢詔,曾無諫獵書。
惟余封禪事,應恨缺蒲車。
中文譯文:
急于執行王后的遺愿,聰明的皇帝重新執政。
恩波涌動如海水,刑網羅織仿佛天空稀疏。
多次發布招賢詔書,卻從未有過勸諫的讀書。
唯獨我還有未完成的封禪之事,應當為缺少舟車而感到懊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同所作,表達了對仁宗皇帝的追思和對未完成事業的遺憾之情。
首先,詩中提到了皇帝聰明復辟初登基的情景,描述了他在即位初期展現出的明智和執政能力。接著,詩人通過使用比喻和夸張的手法,描繪了皇帝的恩澤廣布如海水般涌動,而刑罰則相對較少,仿佛刑網羅織得稀疏,表達了皇帝的仁慈和寬容。
詩中還提到了皇帝屢次發布搜賢詔書,表示皇帝重視選拔賢才,并鼓勵人們推薦有才能的人。然而,詩句中提到皇帝卻從未收到過勸諫的讀書,這暗示了當時朝廷對言論自由的限制,官員們不敢直言進諫,這也是作者對當時政治環境的隱晦批評。
最后,詩人寫道自己還有封禪之事未完成,表達了對未能實現心愿的遺憾和懊惱。封禪是古代帝王在登基后到太廟祭祀天地的重要儀式,而詩中的缺少蒲車則象征著一種缺乏物質條件的困境,使得封禪無法順利進行。通過這樣的表達,詩人既表達了對皇帝的敬仰和思念,也抒發了自己對未完成事業的遺憾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對仁宗皇帝的贊頌和對時代局限的隱晦批評,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未盡事宜的遺憾之情。
“惟余封禪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zōng huáng dì wǎn shī shí shǒu
仁宗皇帝挽詩十首
xùn sù chéng wáng hòu, cōng míng fù bì chū.
徇速承王后,聰明復辟初。
ēn bō tóng hǎi jìn, xíng wǎng bǐ tiān shū.
恩波同海浸,刑網比天疏。
lǚ yǒu sōu xián zhào, céng wú jiàn liè shū.
屢有搜賢詔,曾無諫獵書。
wéi yú fēng shàn shì, yīng hèn quē pú chē.
惟余封禪事,應恨缺蒲車。
“惟余封禪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