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帛向陵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束帛向陵園”全詩
雞鳴桑下屋,牛臥雨中村。
薄日浮山影,長橋下水痕。
煌煌中使出,束帛向陵園。
分類:
作者簡介(邊貢)

邊貢(1476 ~1532)字庭實,因家居華泉附近,自號華泉子,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明代著名詩人、文學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進士,官至太常丞。邊貢以詩著稱于弘治、正德年間,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并稱“弘治四杰”。后來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稱為明代文學“前七子”。
《沙河》邊貢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沙河》是明代邊貢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放馬在野田草,走過回旋的古原。
雞在桑樹下鳴叫,牛在雨中的村莊躺臥。
薄薄的陽光投射山影,長橋下水面有痕跡。
煌煌的使者出動,捆綁著絲綢前往陵園。
詩意:
《沙河》描繪了一幅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場景。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大自然的景色和農村的生活,傳達了對寧靜和樸實生活的向往。
賞析:
該詩以自然景色和農村生活為主題,展現了明代農村的寧靜與自然之美。詩人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放馬在野田草上奔騰、回旋的場景,展示了自然的壯麗和遼闊。雞鳴桑下、牛臥雨中,形象地描繪了農村的生活場景,傳遞出樸素與寧靜的氛圍。薄日浮山影、長橋下水痕,通過細膩的描寫,表現出大自然的細微之美。最后,詩中出現了煌煌的使者,捆綁著絲綢前往陵園,使人們聯想到宴會和莊嚴的場景,增添了一絲隱約的豪華氛圍。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農村生活,表達了對樸實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對大自然的描繪,詩人展示了自然的壯麗和細微之美,同時也凸顯了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態度。整體上,《沙河》以其寫實而又意境深遠的風格,展示了邊貢獨特的詩詞才華。
“束帛向陵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 hé
沙河
fàng mǎ yě tián cǎo, lù huí dēng gǔ yuán.
放馬野田草,路回登古原。
jī míng sāng xià wū, niú wò yǔ zhōng cūn.
雞鳴桑下屋,牛臥雨中村。
báo rì fú shān yǐng, cháng qiáo xià shuǐ hén.
薄日浮山影,長橋下水痕。
huáng huáng zhōng shǐ chū, shù bó xiàng líng yuán.
煌煌中使出,束帛向陵園。
“束帛向陵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