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種在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食種在盆”全詩
尚余粲粲珠,點綴枝葉繁。
小榻如僧床,下有莓苔痕。
對此莓苔痕,三年不敢言。
莓苔儻可食,嚥雪待朝暾。
豈無柏樹子,不食種在盆。
分類:
《效孟郊體》謝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效孟郊體》
朝代:宋代
作者:謝翱
弱柏不受雪,
零亂蒼煙根。
尚余粲粲珠,
點綴枝葉繁。
小榻如僧床,
下有莓苔痕。
對此莓苔痕,
三年不敢言。
莓苔儻可食,
嚥雪待朝暾。
豈無柏樹子,
不食種在盆。
中文譯文:
柔弱的柏樹不受雪的侵襲,
根部散亂在蒼煙中。
依然留著明亮的綠色珠子,
點綴在茂盛的枝葉間。
小榻子像一張僧人的床,
下面留有莓苔的痕跡。
對于這莓苔的痕跡,
三年來我不敢言說。
莓苔雖然可以食用,
我卻選擇吞咽雪等待早晨的陽光。
為何沒有柏樹的后代,
不在盆中種植柏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謝翱所作,模仿了唐代詩人孟郊的風格。詩人以柏樹為主題,描繪了柏樹在嚴寒的冬天中依然保持著綠色的景象。柏樹被雪覆蓋,根部散亂在蒼煙中,但仍然閃爍著綠色的珠子,為茂盛的枝葉增添了點綴。
接下來,詩人以一種自省的語氣,描述了自己小榻下的莓苔痕跡。莓苔痕跡可能指人長期不動,留下的痕跡,也可以象征著某種遺憾或沉思。詩人對這莓苔痕跡深感敬畏,三年來不敢言說,顯示出一種內心的壓抑和沉思。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莓苔的思考和選擇。莓苔儻可食,但詩人卻選擇嚥雪,等待朝陽的照耀。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追求高尚的心靈境界,不滿足于表面的物質享受,而是更愿意等待光明和溫暖的到來。
最后兩句提到了柏樹子不種在盆中的問題,可能暗示了對于柏樹后代的缺失和思考。盆中種植柏樹可能指的是人們人為地培養和保護柏樹后代的行為,而詩人認為柏樹應該依靠自然的力量繁衍生息,不應該人為地干預。
整首詩以柏樹為象征,通過描繪柏樹的形象和莓苔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人生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和感悟。詩中融入了孟郊的風格和意境,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味的語言,展示了宋代詩人的才華和深邃的思想。
“不食種在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o mèng jiāo tǐ
效孟郊體
ruò bǎi bù shòu xuě, líng luàn cāng yān gēn.
弱柏不受雪,零亂蒼煙根。
shàng yú càn càn zhū, diǎn zhuì zhī yè fán.
尚余粲粲珠,點綴枝葉繁。
xiǎo tà rú sēng chuáng, xià yǒu méi tái hén.
小榻如僧床,下有莓苔痕。
duì cǐ méi tái hén, sān nián bù gǎn yán.
對此莓苔痕,三年不敢言。
méi tái tǎng kě shí, yàn xuě dài cháo tūn.
莓苔儻可食,嚥雪待朝暾。
qǐ wú bǎi shù zǐ, bù shí zhǒng zài pén.
豈無柏樹子,不食種在盆。
“不食種在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