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廨宇宜新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廨宇宜新霽”全詩
襄土歲頻旱,隨車雨再流。
云陰自南楚,河潤及東周。
廨宇宜新霽,田家賀有秋。
竹間殘照入,池上夕陽浮。
寄謝東陽守,何如八詠樓。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同獨孤使君東齋作》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獨孤使君東齋作》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天子下令讓郎官獨孤使君分憂的情景,同時描繪了云陰從南楚來到東周,帶來了雨水,解除了旱災的困擾。詩中還描繪了宮廷、田家的景象,以及竹間的殘照和池塘上的夕陽。最后,詩人借寄謝東陽守寓意表達對使君忠誠和對八詠樓的崇敬之情。
這首詩原文表達了孟浩然對政治官員獨孤使君的贊美和對神仙般的八詠樓的向往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宮廷景象,抒發了對美好生活和社會治理的向往,表達了對幸福和安康的祝愿。同時,詩中也展現了詩人對事物深入細致的觀察和描繪能力。
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郎官舊華省,天子命分憂。
襄土歲頻旱,隨車雨再流。
云陰自南楚,河潤及東周。
廨宇宜新霽,田家賀有秋。
竹間殘照入,池上夕陽浮。
寄謝東陽守,何如八詠樓。
賞析:
這首詩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政治官員和社會治理的向往和期望。詩人通過描述天子命令郎官分擔憂慮、帶來雨水的情景,暗示了有效的政府管理和官員的職責。詩中的云陰自南楚、河潤及東周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諧和自然力量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詩人通過描繪田家的豐收和宮廷的清新氣息,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詩人向東陽守寄托了自己的心愿,展示了對八詠樓的崇敬之情。
整首詩意境宏闊,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宮廷景象,展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詩中充滿希望和向往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和社會治理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對獨孤使君和八詠樓的崇敬之情。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人展示了對生活的敏感和對社會現象的觀察。這首詩充分展示了孟浩然的才華和感受力,以及對美好生活和社會理想的追求。
“廨宇宜新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dú gū shǐ jūn dōng zhāi zuò
同獨孤使君東齋作
láng guān jiù huá shěng, tiān zǐ mìng fēn yōu.
郎官舊華省,天子命分憂。
xiāng tǔ suì pín hàn, suí chē yǔ zài liú.
襄土歲頻旱,隨車雨再流。
yún yīn zì nán chǔ, hé rùn jí dōng zhōu.
云陰自南楚,河潤及東周。
xiè yǔ yí xīn jì, tián jiā hè yǒu qiū.
廨宇宜新霽,田家賀有秋。
zhú jiān cán zhào rù, chí shàng xī yáng fú.
竹間殘照入,池上夕陽浮。
jì xiè dōng yáng shǒu, hé rú bā yǒng lóu.
寄謝東陽守,何如八詠樓。
“廨宇宜新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