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攙先禮數修人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攙先禮數修人事”全詩
攙先禮數修人事,著好衣裳侍酒觴。
回首不堪追日月,感情空嘆換星霜。
尚期我老如親老,卻看兒童作節忙。
分類:
作者簡介(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萬,號菊磵(古同“澗”),余姚(今屬浙江)人。游蕩江湖,布衣終身。是江南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稱。高翥少有奇志,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他游蕩江湖,專力于詩,畫亦極為出名。晚年貧困潦倒,無一椽半畝,在上林湖畔搭了個簡陋的草屋,小僅容身,自署“信天巢”。72歲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與湖山長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元日》高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元日》是宋代詩人高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憶兒時二老傍,
元正歲歲有風光。
攙先禮數修人事,
著好衣裳侍酒觴。
回首不堪追日月,
感情空嘆換星霜。
尚期我老如親老,
卻看兒童作節忙。
詩意:
《元日》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回憶兒時與父母一起迎接新年的情景。元旦這一天,歲歲有風光,給人以喜慶和希望的感覺。詩人以慈愛的態度,按照禮數行事,穿上美好的衣裳,陪伴父母喝酒慶祝。然而,回首往事,時間的流逝讓人感慨萬千,詩人感嘆著感情和歲月的變遷。他仍然期望自己老去時能夠像父母那樣受到關愛,但眼前所見卻是兒童們繁忙地準備慶祝活動。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元旦的喜慶氛圍,同時融入了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感慨。通過回憶兒時與父母的相處,詩人表達了對親情的珍視和對歲月流逝的無奈。詩中的"元正"代表新年的開始,充滿了希望和喜慶,同時也提醒人們珍惜時間,感嘆歲月的飛逝。詩人通過對比自己與父母的處境,表達了對老去后能夠得到關愛和呵護的期望,同時也對兒童們忙碌慶祝的景象有所思考。
整首詩以兒時的記憶為線索,通過對父母的感悟,抒發了對家庭、親情和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詩人對未來的期許也透露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這首詩詞展示了詩人高翥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家庭情感的關懷,同時通過對時間和年齡的思考,引發讀者對生命意義和親情關系的思索。
“攙先禮數修人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án rì
元日
zhǎng yì ér shí èr lǎo bàng, yuán zhèng suì suì yǒu fēng guāng.
長憶兒時二老傍,元正歲歲有風光。
chān xiān lǐ shù xiū rén shì, zhe hǎo yī shang shì jiǔ shāng.
攙先禮數修人事,著好衣裳侍酒觴。
huí shǒu bù kān zhuī rì yuè, gǎn qíng kōng tàn huàn xīng shuāng.
回首不堪追日月,感情空嘆換星霜。
shàng qī wǒ lǎo rú qīn lǎo, què kàn ér tóng zuò jié máng.
尚期我老如親老,卻看兒童作節忙。
“攙先禮數修人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