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看花郎卻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好看花郎卻去”全詩
正好看花郎卻去,江邊春色為誰濃。
分類:
作者簡介(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萬,號菊磵(古同“澗”),余姚(今屬浙江)人。游蕩江湖,布衣終身。是江南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稱。高翥少有奇志,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他游蕩江湖,專力于詩,畫亦極為出名。晚年貧困潦倒,無一椽半畝,在上林湖畔搭了個簡陋的草屋,小僅容身,自署“信天巢”。72歲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與湖山長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春情四首》高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情四首》是宋代詩人高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情四首
樓頭上馬苦匆匆,
百計相留無計從。
正好看花郎卻去,
江邊春色為誰濃。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春天的情愫(四首)
匆忙地上了樓頭的馬,
百般打算挽留無能為力。
正想要欣賞花草的艷麗時,
那位傾國傾城的佳人已離去,
江邊的春色為誰而濃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男子在春天里經歷的情感故事。詩人以簡潔而富有節奏感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春天中感受到的情緒和心情。
首先,詩中提到男子匆忙地上了樓頭的馬,這表明他有倉促離去的意圖。接著,詩人寫到男子百般打算挽留卻無能為力,暗示了他對于離別的無奈和無法改變的現實。男子此時正想要欣賞春天中美麗的花草,然而,那位他渴望相伴的佳人已經離去,留下了他孤獨的身影。最后一句"江邊的春色為誰而濃郁"是一個反問句,強調了男子的孤獨和對于春天的感慨。
整首詩以春天為背景,通過描繪男子的身影和內心情感,展現了一個離別和孤獨的場景。詩人通過簡短而凝練的語言,將讀者帶入男子的內心世界,引發共鳴。這首詩詞抓住了春天的特點,以情感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于人世間離別和無奈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和孤獨的情感體驗,展示了春天中的人事滄桑。它通過對春天的描繪,喚起讀者對于離別和無奈的共鳴,使人們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思考生活中的情感和變遷。
“正好看花郎卻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qíng sì shǒu
春情四首
lóu tóu shàng mǎ kǔ cōng cōng, bǎi jì xiāng liú wú jì cóng.
樓頭上馬苦匆匆,百計相留無計從。
zhèng hǎo kàn huā láng què qù, jiāng biān chūn sè wèi shuí nóng.
正好看花郎卻去,江邊春色為誰濃。
“正好看花郎卻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