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那水國漁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潛入那水國漁鄉”全詩
潛入那水國漁鄉,早跳出龍潭虎窟。
披著領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風細雨。
長則是琴一張酒一壺。
自飲自斟,自歌自舞。
分類: 斗鵪鶉
作者簡介(王實甫)

王實甫,字德信,元朝雜劇作家,定興(今定興縣)人。著有雜劇十四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三種。《破窯記》寫劉月娥和呂蒙正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人懷疑不是王實甫的手筆。另有《販茶船》、《芙蓉亭》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
《越調 斗鵪鶉》王實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越調 斗鵪鶉》是元代作家王實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閑對著綠樹青山,
消遣我煩心倦目。
潛入那水國漁鄉,
早跳出龍潭虎窟。
披著領箬笠蓑衣,
堤防他斜風細雨。
長則是琴一張酒一壺。
自飲自斟,自歌自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遠離塵囂,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間的閑適生活。他通過觀賞綠樹青山來消遣疲憊厭倦的心靈和眼睛。他悄然來到水國漁村,早已跳出了龍潭虎窟般的危險境地。他身上披著領箬笠和蓑衣,以防斜風細雨的侵襲。他帶著一張琴和一壺酒,長時間地自飲自斟,自由地歌唱和舞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勾勒出了作者自由自在、悠閑的生活狀態。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借景抒發了自己對煩憂疲憊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選擇潛入水國漁村,象征著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意愿。披著箬笠和蓑衣,體現了作者簡樸、隨性的生活態度。而琴和酒則象征著他尋求心靈愉悅和自娛自樂的方式。整首詩詞流暢自然,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煩憂的排遣和追求自由、舒適的態度,給人以輕松愉快的感受。
“潛入那水國漁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diào dòu ān chún
越調 斗鵪鶉
xián duì zhe lǜ shù qīng shān, xiāo qiǎn wǒ fán xīn juàn mù.
閑對著綠樹青山,消遣我煩心倦目。
qián rù nà shuǐ guó yú xiāng, zǎo tiào chū lóng tán hǔ kū.
潛入那水國漁鄉,早跳出龍潭虎窟。
pī zhe lǐng ruò lì suō yī, dī fáng tā xié fēng xì yǔ.
披著領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風細雨。
zhǎng zé shì qín yī zhāng jiǔ yī hú.
長則是琴一張酒一壺。
zì yǐn zì zhēn, zì gē zì wǔ.
自飲自斟,自歌自舞。
“潛入那水國漁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