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奚以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蒼生奚以為”全詩
樵子不見識,山僧賞自知。
以余為好事,攜手一來窺。
竹露閑夜滴,松風清晝吹。
從來抱微尚,況復感前規。
于此無奇策,蒼生奚以為。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齒坐呈山南諸隱》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在南山的隱居中,獨坐在山峰之上。樵子看不出我的見識,只有山僧懂得欣賞。他以我為好事,攜手一起來觀賞。竹林中的露水在夜晚滴落,松樹上的清風在白天吹拂。我一直抱著微薄的志向,更何況感受到前人的規范。在這里沒有什么奇特的計劃,百姓會如何看待呢。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孟浩然在山間隱居的生活,他獨自坐在南山峰上,觀賞著山中的景色。雖然樵子不能理解他的見識,只有山僧懂得欣賞。孟浩然以自己的志向為榮,并且受到前人的規范的啟發。他意識到自己并沒有什么奇特的計劃,這讓他思考百姓對他的看法。
賞析:這首詩通過描繪孟浩然在山中的隱居生活,表達了他追求內心寧靜和自我價值的心境。他坐在山峰上,欣賞著山中的景色,與樵子和山僧進行交流。詩中的竹林露水和松樹清風,以及對前人規范的感受,都象征著生活的淡定和清靜。整首詩意境恢弘,表達了作者對自己隱居生活的認可,并思考了百姓對他的看法。同時,這首詩也展示了孟浩然的高尚情操和對山水自然的熱愛。
“蒼生奚以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ǐ zuò chéng shān nán zhū yǐn
齒坐呈山南諸隱
xí gōng yǒu yí zuò, gāo zài bái yún chuí.
習公有遺坐,高在白云陲。
qiáo zǐ bú jiàn shí, shān sēng shǎng zì zhī.
樵子不見識,山僧賞自知。
yǐ yú wèi hǎo shì, xié shǒu yī lái kuī.
以余為好事,攜手一來窺。
zhú lù xián yè dī, sōng fēng qīng zhòu chuī.
竹露閑夜滴,松風清晝吹。
cóng lái bào wēi shàng, kuàng fù gǎn qián guī.
從來抱微尚,況復感前規。
yú cǐ wú qí cè, cāng shēng xī yǐ wéi.
于此無奇策,蒼生奚以為。
“蒼生奚以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