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對湯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此對湯休”全詩
枕簟日逃署,軒窗時臥游。
吾衰更何往,只此對湯休。
分類:
作者簡介(晁沖之)
晁沖之,宋代江西派詩人。生卒年不詳。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濟州巨野(今屬山東)人。晁氏是北宋名門、文學世家。晁沖之的堂兄晁補之、晁說之、晁禎之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早年師從陳師道。紹圣(1094~1097)初,黨爭劇烈,兄弟輩多人遭謫貶放逐,他便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具茨山隱居,自號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當權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終生不戀功名,授承務郎。他同呂本中為知交,來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齋讀書志》的作者。
《僧舍小山三首》晁沖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僧舍小山三首》是晁沖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爛石有佳色,
禪房疊更幽,
九疑峰不斷,
十字水長流。
枕簟日逃署,
軒窗時臥游。
吾衰更何往,
只此對湯休。
中文譯文:
破碎的石頭散發美麗的色彩,
禪房疊疊更加幽靜,
九疑峰不斷起伏,
十字水長流不息。
躺在席榻上,日光避開了官署的紛擾,
坐在軒窗前,時刻享受自由漫游。
我已年老衰弱,還有何處可去,
只愿在這里與湯水相伴安靜消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晁沖之在僧舍小山中的景色和心境。詩人首先描述了破碎的石頭所散發出的美麗色彩,表現了自然界的景色之美。接著,他描述了禪房的幽靜和安詳,展現了僧舍的寧靜氛圍。九疑峰的起伏和十字水的流淌則象征了時間的流轉和世事的變遷。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逃離塵囂的向往。他在席榻上躺下,逃離了紛擾喧囂的官署,坐在軒窗前,隨心所欲地漫游思考。他感嘆自己年老衰弱,不再追求什么,只希望與自然相伴,與湯水(指茶水)相對,以平靜安逸的心境度過時光。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寧靜的向往,呈現了一種禪意的境界。通過對僧舍小山的描繪,詩人展示了自己追求寧靜與自由的心境,同時也傳達了一種對人生的領悟和對物質欲望的超越。這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寧靜和思考的空間,體現了宋代文人追求心靈自由和超脫塵世的思想傾向。
“只此對湯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ēng shè xiǎo shān sān shǒu
僧舍小山三首
làn shí yǒu jiā sè, chán fáng dié gèng yōu,
爛石有佳色,禪房疊更幽,
jiǔ yí fēng bù duàn, shí zì shuǐ cháng liú.
九疑峰不斷,十字水長流。
zhěn diàn rì táo shǔ, xuān chuāng shí wò yóu.
枕簟日逃署,軒窗時臥游。
wú shuāi gèng hé wǎng, zhī cǐ duì tāng xiū.
吾衰更何往,只此對湯休。
“只此對湯休”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